不久前,看到一条新闻:《他年赚31亿,却带妻女吃百元平价餐》。
“据《头条日报》报道,日前,I.T主席兼行政总裁沈嘉伟出席全年业绩发布会,他指内地收益大幅增长至36亿港币(约31.4亿元人民币)。公司赚钱,可以奖励下自己及家人,但沈嘉伟和邱淑贞夫妇反而教女儿,要从小学懂节俭美德。
发布会后两天的晚上,邱淑贞夫妇俩带6岁的小女儿沈星在湾仔一茶餐厅开餐。三人点了一个小菜加炒粉,两杯冻饮,花了不到130元港币(113元人民币)
吃完饭,一家人乘车离开,邱淑贞带着小女儿准备上车,还另外带了两盒外卖拿回家。”
看到新闻后,很多人纷纷为富豪点赞。
想象中,像沈嘉伟这样的超级富豪的一日三餐应该豪华奢侈、钟鸣鼎食,唯有这样好像才能彰显他们的地位和尊荣,才能配得上他们的财富。
没想到的是:亿万富豪竟然过着和我们普通老百姓一样的生活,吃着和我们普通老百姓一样的外卖!
有人不可思议,有人激动不已:哇塞,富豪也和我们一样呢!一种心理的平衡感自然产生的同时,进行自我安慰:这么辛苦地赚钱干嘛呢,吃得还不是和我们一样?!
他们那里知道:对于真正的富豪们来说,奢华无罪,节俭更是一种美德。
君不见,李嘉诚吃饭连两片西红柿都不浪费;
娃哈哈总裁宗庆后一年消费不到五万元;
“世界船王”包玉刚一张白纸用五次;
吉利老板李书福很少穿五百元以上的衣服;
格力董明珠独自一人乘火车出行;
亿万富豪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开着破车穿着普通的衣服牵着并不漂亮的妻子,毫无违和感地出现在大街小巷······
他们没钱吗?
有。
而且不是一点点。
2015年,扎克伯格女儿诞生后,他捐出99%的股份,市值450亿美元。
李嘉诚捐款已达130亿元。
世上的牛人千千万万。
他们各有各的的牛逼,各有各的独到之处,各有各的活法。
对于这些富豪来说,几万几十万的饭局,他们也HOID住,十几几十块的盒饭,他们也不在乎。
越是有钱的,越不会炫耀;越是高级的,越接近地气,越懂得尊重和珍惜。
生活其实不过就是一碗米饭的味道,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碗猪油蛋炒饭,曾经是很多人的人间至美,至今都是心中历久弥新的童年味道。
小时候,常见村人在田间地头劳动了大半天,为了补充体力,回到家,揭开饭锅,盛一碗白米饭,加点白砂糖或者热开水,像个饕餮之徒,酣畅淋漓地干掉,满足地摸着肚皮,继续下地干活。
午夜时分,每当饿意上来,扒拉一两口白米饭,可以使你的胃口得到足够的慰藉。
《红楼梦》中,提到一种极为珍贵的“御田胭脂米”,煮熟色如胭脂、异香扑鼻,味道口感俱佳,三次回锅而不烂,贾母都舍不得吃。
不过据《丰南县志》载:胭脂稻已于上世纪70年代绝迹人间,今天我们也只能在浩瀚的文字中感受这种米饭的芬芳了。
徐克的电影《满汉全席》一开始,厨师们在进行厨艺大赛,比的就是做饭,不同的米做不同的饭。
满汉全席,终究还是寄予到一碗碗的米饭中,一粒粒米饭让一桌桌的菜肴有了家的滋味和安全感。
《欢乐颂》中,应勤认识邱莹莹,源于一碗腊肉饭,腊肉饭是他们两人沟通和链接的密钥,他们的爱在一碗腊肉饭中开始,千帆过后,又在一碗腊肉饭中继续着、幸福着。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曾经引起众多网民的共鸣,一句儿时在外玩耍,才会听到的熟悉简讯,夹杂着很多人心中的涩涩的幸福回忆和彼此熟悉的气息,风靡网络。
童年时,母亲每年在收割新稻,碾成米,做出白花花的米饭后,虔诚地盛上一大碗,让我们姐弟高举过头,敬天地敬米神,在这种简单的仪式中,让我们知晓生活的不易、懂得珍惜、知道敬畏。
母亲现在还和很多老人一样,一顿饭不管吃得多饱,到最后都要求必须吃点米饭压压胃气,那怕是一两口。
有人说:
“一碗米饭,乃是人生最后也是最初的寄托。
万事最后不免飞云过眼,不免看淡,也因为世上有了淡的底子,一切菜才有滋味。”
富豪沈嘉伟,年赚31亿,平静地带妻女吃百元的平民餐,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坦荡,更是一种淡。
守得了淡,才不会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