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娃娃。哪怕是同卵双胞胎,出生时连妈妈都经常认错,在成长的过程中,差异也会愈发明显。这并不只是相貌的差别,更多的可能是性格。 所以你会发现,同是一个娘一个爹的一奶同胞,个性则有可能南辕北辙:一个外向,一个内向;一个好动,一个喜静;一个能说会道,一个沉默少言;一个爱交朋友,一个喜欢独处。
我无法得知促成单体个性的成因,只是觉得那可能综合了基因、环境、性别、手足次序、养育方式、成长故事等等各方面的因素。但是我可以明确一点的是: 性格没有对错,要相信任何一种个性的孩子,将来都会有用武之地。而外向不一定就优于内向,羞涩并不是缺点,胆小不容易惹事,否则,如果摊上个胆大包天的娃,这一路上就得增加许多提心吊胆和寝食难安。
只是在孩子年幼时,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希望孩子一下子冲进幼儿园后就和小朋友打成一片,就在班级里活跃主动,就可以见到男路人甲叫叔叔,女路人甲叫姐姐。希望孩子可以是外向、活泼、胆子大,并且可以不费力气地融入到TA的圈子里。
习惯上,我们总会觉得这样的孩子更加令大人放心。或许,我们的偏见造成了过早地去下这个定义的行为,因为我们成年人就希望自己是这样的,认为只有属于一个集体,融入一个圈子,能够有社交能力,才会找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其实,如果静下心来想一想,这并不正确,起码不完全正确。 我们不需要任何圈子的认可,只要我们内心自我笃定,真理有时真的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们也不需要一大堆可有可无的朋友,现在有个词叫无效社交,很多时候无限度地扩大社交去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们更不需要多么能说会道,因为真正的知心朋友,绝对不是靠嘴赢得的。
这世界上,有适合外向人的工作,也有只能内向人胜任的岗位。胆子大的可以挑战无限可能,同时也容易带来更多的风险。因此,世界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就是因为有着性格各异的人在不同的位置上发出不同色彩的光。如若只有外向,大胆与能交谈的人,想想都觉得世界燥得慌,赶紧得逃到火星上肃静一下。
所以我说,内向、羞涩与胆小,并不是缺点。于成年人不是,于孩子那就更不是。 内向的孩子可能更谨慎,羞涩的宝宝更敏感,胆小的娃娃更温柔。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所以有利有弊,有好有坏,就像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那么,妈妈们不必为此过于担忧,更不能给孩子贴标签,或者强迫孩子去做TA不愿意做的事情。顺势而为,顺其自然,合理引导,静待花开。
学校开学之际,很多宝宝迈进了幼儿园的大门,于是,更有妈妈心焦:孩子怎么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合群大胆呢? 其实换位思考,作为大人的我们,初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里时,心中不是也会有点胆怯和羞涩吗? 更何况,孩子有孩子的方式,他们就偏向于慢慢来,那我们就多一点耐心,慢慢等,或者,干脆就做一个内向、害羞、胆小、甚至不太合群的娃,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要知道,与众不同的那个孩子才真正有可能是将来脱颖而出的人。喜欢王小波的人都知道,他在幼儿园时就是沉默寡言,呆呆傻傻的。其实并不是他呆,而是其他孩子跟不上他的思维。
因此,身为父母,我们应当全盘接收自己的孩子,除了爱,就是肯定和鼓励,用合适合理和积极的方法去激发孩子的优点,适时地纠正孩子的缺点。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我们相信自己的同时,更要相信孩子。所以,妈妈们,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担忧和焦虑,应该首先要纠正自己的态度,然后分析孩子的行为成因,慢下脚步,与孩子慢慢成长。要知道,竞争并不是与他人比较,而是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又成长了一些。然而,性格更是无法拿来比较的。
人的一辈子太长,根本不能过于关注起跑的姿态,更多地需要考虑长久地坚持与努力。人生之路起伏不平,有点经验的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 看一时,不如看久远。 那么对于孩子:种子刚刚种下,太早也看不出啥苗头来。 多点信心,坚持与等待吧, 只要培育得当,小苗子总会长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