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好市场必须要有大量的潜在用户,市场的强劲需求就会催生公司源源不断的制造产品。
——马克安德森
功能是催生出来的,不是堆积起来的。
产品出了之后,人们会要求你不断的增加功能,但这样往往适得其反。
1. 过多的功能会淡化产品的独特卖点。产品越简单,用会越容易使用。
2. 优秀的软件不是一天做成的,先搞清楚客户为什么不买你的产品。
3. 功能越多,测试就需要越多,协调也需要越多,产品也变得更复杂,对用户也有更多的干扰。
4. 你知道用户到底想要什么吗?
产品上线之后应该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评估和改进现有的功能,而不是堆砌那些看起来酷炫的功能。
如果想控制好新功能,可以适当限制正在开发的功能的数量。你应该先验证,新增功能的效果是好还是坏,然后再来做开发。
可用看板来进行流程控制和管理。用转换率信息板来跟踪各项指标。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所有准备加入的功能会先放到储备列。比如说是现有功能的改进,客户提的新要求,或者说你是你自己想加入的功能。通常写的是那些值得一提的,功能点,太小的可以作为任务放到任务系统中,而不需要写在储备里。
储备列中按照任务的完成程度和优先级排列。然后从中挑选中重要的放到在建列中。为保证效率,建议你按团队的人数来设定在建功能个数。
完成以后,就可以移到完成列中。对于完成有不同的定义,对于精益创业来说,一个功能只有在通过验证时学习并取得结果之后,才能算是完成。
用看板追踪功能的生命周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功能生命周期中各个步骤如下
认识问题
首先判断这个问题是否值得解决,如果找不到充分的理由,那就马上砍掉。
解决方案
如果确定制作,那就做一个产品模型,找客户演示访谈,最后正式开发。
定性验证
定量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