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我参加了一个亲子游,原本只是抱着一种陪娃旅游的心态去的,没想到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亲子游当中有一个体验的环节是手工制作茶叶。这次活动我亲历了从采摘嫩叶到制作成茶叶的完整过程,也体会到了手工制茶的艰辛。
总体上来讲,手工制绿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采茶——杀青——揉捻——烘干。
采茶
早上8点,我们就上了茶园。那天刚好降温,山上的茶园风还挺大,感觉冷飕飕的,但是大家热情高涨,一声令下,大伙各自散开,冲着茶园最嫩的叶子开摘。
茶园的主人告诉我们,现在是采摘茶叶的好时节,这个时候制作出来的茶叶又叫明前茶,属于上等的好茶。采摘茶叶的要求是茶树中最嫩的部分,一般不会超过三片嫩叶,形象地说,就是茶树上的“两叶一尖”。
我顶着寒风,在茶树间游走,眼睛不断地搜索嫩嫩的叶子。十几分钟过去,以为自己已经采了很多叶子了,用手一捏,不过是一把。由于总是要弯腰,时间久了感觉腰都酸了。想想那些茶农,在天还不亮的时候就上山,辛苦劳作一上午,不过能采摘几斤的叶子。
杀青
接下来的环节,需要在手工作坊里完成。导游领着我们来到绣花姑娘开的手工制茶工作坊,由她手把手地教我们完成制茶的过程。
首先第一步是杀青。杀青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只见绣花姑娘生起了火炉,架起一口大锅。她往锅里大概倒了一斤新鲜茶叶,然后反复地用手翻动茶叶。锅底大约有两三百度,我们戴着手套翻茶叶还时不时碰到锅底,而绣花姑娘却可以徒手操作,似乎她的手能神奇地避开锅底。绣花解释说,她做茶很久了,不会那么容易碰到锅底,且手移动还是比较迅速。
杀青的时间只有五分钟左右,但五六斤嫩叶才能做出一斤成品茶叶,所以绣花反复操作了五次。作坊里的温度很高,只见绣花反复翻动茶叶间已经是大汗淋漓。绣花笑着说,这还不算什么,制茶的时间一般是从每年的4月份至11月份,夏天的时候屋子里温度很高,她从早上六七点起床忙到凌晨,因为出汗太多,一个夏天就能瘦十几斤。
揉捻
揉捻是茶叶制作流程中的道很重要的工序,茶叶杀青后通过揉捻是为了破损叶类细胞壁,揉捻出茶叶多余的水分便以挥发,让茶汁附于茶叶叶面便于冲泡茶叶,使茶汁和茶多酚更好地与茶水融于一体。
只见绣花把杀青好的茶叶放到一个簸箕里,然后教我们反复地去揉搓茶叶。在揉搓间,茶叶也慢慢地变成细长条的形状。
揉捻不是一次就可以的。通常会将茶叶揉捻十几分钟后,回锅烘干一下,起锅后会继续揉捻。
烘干
将揉捻过的茶叶重新倒在锅里进行烘干。烘干的目的,就是要蒸发茶叶中的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
揉捻和烘干反复进行三四轮,花了接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最后烘制干的茶叶终于出锅。我们把茶叶捧在手上,凑到鼻子边,一股沁人的茶香扑鼻而来,看到我们的劳动成果,真的开心极了!
绣花说,一般制作一斤绿茶的时间需要两个人同时工作,一个人烧柴火,一个人负责杀青、烘干,三个多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斤茶叶的制作。算下来,一天的茶叶产出量真是屈指可数。
这样的手工制茶多少钱一斤呢?三百块钱。看到这么复杂和辛苦的制作工序,突然觉得这茶叶好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