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从早上开始就会记挂着作业,着急着打卡。每次都是掐着点完成,然后身体才会放松。这个时间点让我很好奇,好奇自己的内在在发生什么。
以前的节奏是当天晚上写第二天的作业,气定神闲地静下心,慢慢回顾一天里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个人坐在灯下,感觉四周的静谧,思绪没有障碍地驰骋。白天的场景此刻会一幕幕从脑海滑过,在滑的过程中,也许注意力会定格在某个画面,然后身心一块停留在那里。本来停滞的画面在这个暂停中,慢慢开始生动起来。于是指尖笔下洋洋洒洒地涂墨,没有困难地完成400字任务,偶得一佳篇,不禁欣欣然。
自从第五轮第一天超时,这轮不再挑战设置,安安心心地在框架里写自己想写的事。外界似乎没有压迫,写作交差不是件困难的事,但为什么我又会感受到莫名的窘迫呢?
当“窘迫”出来时,我感到身体有些呼应,明显感觉双肩的紧张。对身体敏锐的好奇,让我把窘迫一词暂时搁置,继续跟踪观察身体的变化。
身体出现一个意象:一个坐地上的孩子,蓬头垢面,一大块脏兮兮的米色软布从头上罩住全身,两只细弱的小手在下巴处紧紧抓住布的边缘,一双眼睛在瘦削的小脸上显得大大的,有些紧张不安。
这个孩子的出现,让我感觉到当初的“窘迫”变成了“囧”迫。是一种尴尬、不自信,也有一些压迫感。那块布似乎在隔离着不安全,但又不能确定安全。布下面孩子的身体是紧绷的。
我联想到自己现实的写作。自己写的内容如同那个孩子的身体般单薄瘦削,偏想写好的愿望又像那个白色被单,大却也是单薄无力。我嘴上说要多读多写,但这岂是一朝一夕的事,如同孩子成长的过程,是需要很多元素,也需要时间,慢慢变化地。现在呈现出来的东西就像一个幼稚需要成长的孩子,我也要学着接纳。
传叔讲,多读书,要读好书。突然觉得自己真的大赚了,不自觉地掉进这么一个团队,被大家裹挟着向前。也感谢自己,如果自己内在没有这份向前的愿望,怎么能坚持到现在。
画面变化了,白色床单下的身体在放松,没那么紧张,也不着急了,似乎隐隐感觉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