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与人打交道,我们的社会角色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变化。身处于不同的环境,使我们与不同的个体建立了看似亲密的关系。
在家庭生活中,与我们建立亲密关系的人是我们的父母和恋人,而在工作和休闲中,则是我们的同事和朋友。他们,是与我们相处时间较多的一类人,然而,这些我们与之朝夕相处的熟人,我们的关系真如想象中那么亲密吗?
明明想和父母好好相处,却感觉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明明很在乎对方,却恶语相向,激化成恋人间无休止的冷战?明明和同事进行了任务分工,却协作效率低下?明明过去相谈甚欢的朋友,却因为一次冲突老死不相往来?
是什么阻隔了我们与家人、恋人、同事、朋友建立良好关系的通道,将我们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又该如何打破这层障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通常,这些矛盾的根源是由于我们缺乏有效沟通的能力。什么是有效沟通?
通过日常观察,我们发现,那些别人口中“好脾气”的人往往更“幸运”。他们通常拥有和睦的家庭生活、融洽的工作氛围和广泛的交际圈。而这些“好脾气”的人在人际交往中通常有两个共同特征:善于倾听、主动交流。所谓的有效沟通,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善于倾听他人想法和意见,并且愿意主动与之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拥有有效沟通的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具备有效沟通能力,我们需要遵守至少以下三点原则:
首先,根据交流对象的背景信息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每一个领域都有各自领域的专业术语,专业术语的产生是为了方便各领域内专业人士更高效的沟通。然而,如果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要向非专业人士解释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原理,显然使用更通俗的语言而非专业术语会更有助于后者对于原理的认识。如何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源于我们是否能让听众更易于理解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
其次,避免只采用主观感受交流。所谓主观感受,是源于感受者内部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感受不具有客观事物的可见属性。打个比方,害怕、高兴等情绪就属于主观感受的范畴,它们的主观属性导致它们是看不见的、无法触摸到的,也正因为此,我们对于主观感受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这会造成交流过程中共识的不统一。相对于主观感受,客观事物往往是真实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因此它更易于为人所辨认,也更容易判断其真假。如“桌上有一只笔”,如果桌子上真的有一只笔,那么无论是谁,看到的结果都应该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人们很容易判断客观事物的真假,这一点有利于达成沟通的共识。客观事件是基于客观事物形成的,因此可以依赖客观事物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判断其真假,如“小明今天掉进了学校的河里”,要判断此事件为真,首先要确认小明这个人存在的真实性,以及河是否存在,然后再寻找目击者证实事件的真实性。在这里,我将客观事物和客观事件统称为客观事实,客观事实的特点是能够在客观世界为人所获得,因此有利于构建统一的共识,而这正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当我们与家人和恋人处理情感沟通问题时,我们就应尽量避免只采用主观感受交流的误区。当处理上述问题时,更可行的是采用如下沟通方式:首先陈述一段事实,然后根据事实表达你的感受/观点,最后说明原因。比如,当你的配偶因为应酬多而晚回家时,你可以把“你一点都不在乎我”这样的主观性表达换成“亲爱的这已经是你这周第三次应酬了,我知道你很忙,当我希望你能多陪陪我,因为这样会让我觉得你是在乎我的”,明显后者的表述更易于对方理解自己的心理,沟通的目的不正是理解吗?
最后,避免思维盲点。双方交流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们会产生这样一种委屈的情绪:我都说这么明白了,他怎么就不理解呢?当产生这种情绪的时候,我们要提醒自己,这可能是因为我们陷入了这样一个盲点陷阱: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也就是说,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遗漏了一些信息,而这些信息是我们觉得别人知道而其实别人并不知道的信息。同时,我们还要警惕另一个盲点陷阱:别人以为我们知道而实际我们并不知道的信息。当我们的沟通陷入愤怒或绝望等不良情绪时,我们应时刻警惕自己是否落入了这两个思维盲点的陷阱中。
本篇文章中,我将有效沟通定义为一种善于倾听他人想法和意见,并且愿意主动与之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我认为,拥有有效沟通的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具备有效沟通能力,我们需要遵守至少以下三点原则:
首先,根据交流对象的背景信息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其次,避免只采用主观感受交流;
最后,避免思维盲点。
参考资料:《简单的逻辑学》 【美】D.Q.麦克伦尼
参考视频:樊登——可复制的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