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在一个十分偏僻贫穷的山区长大。在生下我家老三后,父母为了躲计划生育而外出务工,将我们三姐妹寄托在外婆家。92年生下弟弟后,老妈带着我们姐弟几个在家,她除了要照顾我们姐弟几个和瘫痪在床的奶奶,还要打理田地,老爸则外出挣钱养家。
其实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的事情很少。跟别人聊天时我常常会调侃自己是个没童年的人。但有一些印象是刻在骨子里的。
我们姐弟五个的感情一直很好,从小都互相想着对方。在那个温饱还是问题的年代,别人家总是打架争东西吃,但我们家不会,任何好吃的都会互相留给对方,到最后往往都会剩下。
在我的印象里,妈妈总是有做不完的工夫,连带着我们也没有休息的时间。而且妈妈非常容易发脾气,稍不满意就是一顿臭骂,譬如早上起晚了点、下午放学比别人晚一下下到家,她不问原因就是一顿骂。对我的生活细节也格外严厉,譬如,一旦我没有晾晒好毛巾、衣服,挨了她的骂后还是要老老实实重新晾好(奇怪的是我妹妹他们没这个印象)。
一直到现在,我都三十多岁已经是两个男孩的妈妈了,她还是动不动就骂我,经常觉得我做得不够好。
不过骂归骂,她从来没动手打过我。
而我的爸爸,在我们的成长中他一直是缺席的,因为他长年累月在外务工。但我的记忆中,仍有一次他打我的经历。
那是一个冬天,我们一大家子还都挤在那个老木房子里,隔开来一半做卧室(两张床连在一起),一半就是活动区(包括厨房、客厅、书房等)。吃完晚餐后,我拿出书本纸笔准备写作业,刚学会走路的弟弟过来抢我的笔,我作势要打他,还刚扬起手呢,他就“哇”的一声放声大哭。恰好老爸从外面回来,跨过门槛就给我一巴掌,根本就没问原因。挨了打的我脸上火辣辣的疼,忍不住委屈哭出声。没想到在烧柴火的妈妈说“打得好,……”后面的记不清了,但“打得好”这三个字我记得真真切切。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我是很幸福的人,因为在我们那里我可能是第一个靠读书而走出农民生活的女孩,在我的同龄女孩中,都是早早辍学养家或出嫁的。
所以尽管我的教师工资远赶不上村里那些在外打工的同龄人,我父母依然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