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绝对是物资流通领域的“龙头老大”!营业场所覆盖县、乡、村。
就寿光境内来说,“供销社”的外观基本是按照一个图纸建造的。比如当时设在“公社驻地”的供销社,都是两层楼房的建筑样式,楼房后是供销社的仓库大院。设在村庄的就是一溜平房加一个供销社大院。
改革开放后供销社(包括物资局,百货公司等)逐渐失去了垄断地位,日趋没落。设在乡村的供销社逐步关闭。留下的营业场所或开发,或拍卖,或出租,已经难觅踪迹了。
位于孙家集街道(前身是前杨公社)的“前杨供销社大楼”一直保存的还算完好,虽说出租给了个人,但营业性质没变,一直经营着土产五金之类。也算是“供销社”的延续吧。
“前杨供销社”以及供销社西边的“前杨邮电局”是一组带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建筑。完全可以列入“寿光历史建筑”。可惜的是,“前杨供销社大楼”也没能逃脱“拆除”、“开发”的命运。就在两年前,还是拆了!原址建起了沿街门头房。
好在前几年我拍下了“前杨供销社大楼”的照片,现在,“前杨供销社”的踪迹只能在我的照片中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