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因为小时候我的父母从不给我过圣诞节,很久以来我一直困惑为什么中国人要过这个节——它显然不是我们的传统的一部分。圣诞节,如同它的名字所暗示的,是庆祝「圣」——圣子耶稣的「诞」生。英文 “Christmas” 的前半部分非常明显,是 “Christ”——「基督」,而后半部分的 “mas”,最初则是「圣餐服务」(eucharistic service)的意思——也就是《圣经》里面记载的耶稣把饼和葡萄酒分给信徒,说这是我的肉和血的那个仪式。如果你对历史了解得更多,而且你本人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的话,可能还会知道圣诞节——12月25日根本不会是耶稣真正的生日,因为对这个节日的最初记载在他死了很多年之后。
这个节日真正的由来是太阳崇拜。12月25日是冬至后三天:崇拜太阳神的古埃及人观察到太阳12月22日到达最南端(南回归线),在那里逗留三天后返回。这在他们的宗教里变成了太阳神每年死后复活的传说,传到基督教里又变成了耶稣的生日。
以上算是我的掉书袋。问题是,即使将圣诞节作为西方基督教传统的一部分,仍不能完全解释它在中国的流行。我们听到的关于中国人过圣诞节的一个最常见的解释就是「西化」,是「西方文化入侵」。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所谓的西方节日,在中国真正永远社会性影响力的不过是圣诞节和情人节而已。如果我们再想到一个与西方无关(至少在日期的选择上无关),但在近几年却异军突起的节日——双十一,「圣诞节的流行是西方文化输入」的这个「迷思」(myth)可能就会不攻自破了。
从我们通常对「节日」的用法来看,这个词所代表的那种习俗只可能是属于一个群体的,而且它必定源自这个群体内个体之间的相互模仿。进入商业社会,这方面的一大变化是,社会上开始有一股力量,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创造这种人们之间的相互模仿。
如果我们看一看上面提到的三个节日:圣诞节,情人节,双十一,会发现它们最大的共同点是——无论这些节日本来的寓意为何——要消费。圣诞节要送圣诞礼物,情人节要送情人节礼物,双十一就不用说了,除了购物别无它意。在我们的国土上留存下来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也是要办年货、请客送礼。端午节已经蜕变成了「粽子节」,中秋节则成为「月饼节」——很多人已经开始使用这些蜕变之后的称呼,这显然是一个明证,告诉我们这些所谓的「节日」已经在被逐渐剥离其他含义,只剩与消费最相关的内涵。七夕节也被「情人节化」,失去了它本身的含义,而成了一个可悲的2月14日的重演,仅仅是因为它有与西方的情人节相似的一点特征。
这一切背后最大的推手是商家,或者说,商品经济。为了卖东西,商家告诉我们圣诞节要给家人送礼物,告诉我们七夕是「东方情人节」,告诉我们要买粽子、月饼和其他东西——还要买「好」的。这些宣传以各种巧妙的方式促使人们接受,并且这些接受了的人们会继续影响其他的人。所以,即使你是一个对圣诞节没什么感觉的人,当有一天,你的孩子问你「爸爸/妈妈,圣诞节我们怎么过?」的时候,你也没法对圣诞节无动于衷了。
相比之下,不那么容易被商业利用的节日——复活节(当然,彩蛋的市场有待发掘),感恩节(我个人唯一欣赏的西方节日,但中国人并不爱吃火鸡),万圣节(搞怪不为大部分人接受)等等,声势相比情人节和圣诞节就要小得太多。这证明,个别节日流行背后的原因根本不是西方文化的侵入(尽管,崇洋的心理在这里起到了帮助的作用)——文化只是商业加以利用的幌子。相比之下,双十一、双十二这种都不屑于文化伪装的「纯商业节」(国外的「黑色星期五」之类的节日,实际上也是与传统的重要节日和人们的购物习惯紧密相关的),就更加具有了「次世代」的赤裸、直接的面目。
有人说,「什么节日到了中国都会变成情人节」——的确,无论是圣诞节的宗教仪式还是它的家人团聚的习俗,在我们这里都没有送礼物与「和『爱的人』在一起」(这里「爱的人」的含义已经被极大地限缩)的习俗有市场。但更深层次的观察是,无论什么节日,都在慢慢地变成「双十一」——购物节。如果很多时候它看起来像「情人节」,只不过是因为在这个欲望横行的社会,人们愿意为「情人」花钱往往多过愿意为家人花钱罢了。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忘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本来的含义,只记得在那一天去天猫上下单买点年货、粽子和月饼。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