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呱“联”事(三)
吴绪久
已经是中秋假期了,在这样一个月圆的日子,从文化传统上讲,人也应该是团聚的时刻。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总是有很多话想说,有很多情感要表达。而我呢,也是。但说什么好?我真有点犯难。想了想,还是来闲呱下对联吧。
说到中秋,便说到月亮,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而且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句子。这两句,是苏东坡的,的确是千古名句了。他不仅写了自然现象,也写了情感问题。寥寥数字,十二个字,总让人叹曰:“此事古难全”!这两句,形式上非常象对联,上下各六个字,而且尾字也是仄平相收。但严格讲,它还不能称为对联。算对仗说得过去,而且是宽对,这种对仗在词作中是允许的,在律诗中还不认可。不能用“有”对“有”,同字不允许相对;不能用“悲欢”去对“阴晴”,两平声不应对两平声。倒是杜甫的五律《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诗中抽出来,是不失为一好联的。这一下扯远了,搁下吧。
有史记载以来,好像中秋写诗的多,写词的也不少。我的一位大学同学传学友写历代中秋诗词赏析,洋洋洒洒已有数则,万言之巨,还没赏完。但是却没有什么中秋的联语传存。很让人好生奇怪。中秋,人们是不是只乐于去品酒赏月,是在月饼中寻找滋味了?还是只顾着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了?把感情寄托在“花前月下”了?那文字或许是给了小小,或许是给了圆圆,或许是给了烟花扬州,或许是给了断桥苏堤?不知是我的才疏,还是我的寡闻,拟或是就根本没这习俗,反正我读到史存的中秋联真是太少。
所幸,最近我还是读到了一批楹联,关于中秋的楹联,我朋友们创作的。对于中秋,他们都有着各自的感悟,有着各自的体验,也有着各自的认识。他们把这些感悟,这些体验,这些认识,没有放到诗中,没有放到词里。而是通过楹联这种特殊的形式来表达了。让人很感高兴。为朋友们的作为高兴,也为那些可贵的表达而高兴。
诗言志。词达意。我想,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应该这样吧。楹联也理当如此。我读朋友们的联语,就读出了这样的味道。“一轮明月家家好;万里清风处处圆”,这是大风先生的联。这联语的搭配关系感觉尚有推敲之处,但这联非常直白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向往,我们的生活就应该是圆圆满满,就应该是顺顺利利吧。这里的明月,这里的清风,是一个物化的概念了。敬河先生的联“玉色撩人夸满月;清光耀地赏中秋”,与上联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夸满月”,“赏中秋”,实则是对我们生活的一种肯定,把幸福感藏在这联语之中了。宜培先生的人生经历可能比较复杂些,面对着这中秋,这一轮明月,更是多了些思考,所以他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咏月了,他更多的是把希望托付给明月了。他写道:“岁多风雨,登山尽享秋高气爽;节正佳期,举酒长祈花好月圆”。从中可以看出宜培先生他是多么希望大家要珍惜眼前的这种“秋高气爽”,这是来之不易的时光。是经历了风一程雨一程而获得的。而且他更是希望未来的日子更好呀,有着“花好月圆”般的美好呀!在我读到的这些中秋联中,川鄂老兄的联,其立意应该是比较高远了:“收十里桂花,酿万吨思亲酒;摆竟夕秋宴,唤全球羁旅心”,他是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融到了这联中,表达了“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情怀。而何女士的联读来倒又很觉清新:“桂子飘香,遍野秋风堪醉我;莲灯着墨,小池月色更怡人”,一下子让人多了些雅兴,这中秋之夜,有桂香遍野,有莲香胧月,的确是怡人之夜呀!真可把人带入那静雅的环境中去。我读男性的联,没有一幅是这样着墨的。惟女性使然也!大概何女士生活的环境就是这样吧,不然也难使然的。
在我最近读到的众多中秋联中,一学弟的联应该是写得最实在的。因身体原因,有点小疾,因而他把个人的关切化为了联语,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一种勉励,是对一种精神的索取。“共瞻素月,月缺月圆浑似梦;独立寒时,秋声秋气莫将愁”,不论“共瞻”之时,还是“独立”之时,读来,似有一股佛心于此,也似有一种禅道之韵。
说来,这个中秋,我也是百感交集,悲恸与共。前年这个当口,我的老伴撇下我而去了天堂。今天,面对着中秋,面对着月圆之时,我是难以抑制这种情感的,我不可能去阔论,更不可能去畅想,我只有缅怀!缅怀!我的血液里流淌的就是缅怀,我也就把这种情感融进了对联中。中秋节,我的联,那是缅怀亲人的呼唤:
皓然夜月,或缺或圆谁以作主;
缅也故人,亦眷亦恋我当永歌!
的确,我要永远为我老伴歌唱。她是值得我永远为她歌唱的炎黄女性!她的一生是让我永远无法释怀的一生!
另外,我今天还完成了一副画作,是北京的外甥要的,他们的房间要用。画了,但题款让我有点犯难了。虽是中秋,但我这思怀的
情绪是不能带进去的。想了想,我还是用了一幅短联题上了:
玉圆蟾月;
花艳人生。
我希望我的后人们,也希望我所有的亲们未来的日子,一定有如这中秋之月,玉润圆满,一定胜如这牡丹之花,国色天香!
2018年9月,戊戌中秋之时于宜昌半岭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