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劣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就像此次的疫情,很多中小型企业因为无法复工生产,资金链断裂最终倒闭。这是中小企业一直做不大的短板,经营管理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弱,倒闭只不过是社会的末位淘汰现象而已。
但在如果放到企业管理方面,末位淘汰真的适用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实行末位淘汰制有什么好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企业实行末位淘汰制是为了提升效能。如果一个企业遇到瓶颈期,一直无法发展壮大,甚至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只要细心地去观察数据就会发现,总会有一些人不作为,拉低了整体的效能。把能力在尾部的人员淘汰了也就把整体效能提升了。末位淘汰制看似很不近人情,但你细想一下也并无道理。公司好比一艘在大海航行的船,如果其中一颗零件坏了,很可能会导致整艘船在大海里面被淹没,所以公司的每一个决策都背负着这一船人的饭碗。那么末位淘汰就是合理的吗?
没有对人才合理分配后的末位淘汰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无能
“垃圾只不过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不一样的人才只要放对了位置就会发光发热。人才的岗位匹配一直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考题。如果一味地追求优胜劣汰末位淘汰制度而忽略了员工的能力是与当前的岗位匹配而一刀切地把他们淘汰了,往往会让企业损失不少的人才。别以为尽早淘汰能及时止损,沉没成本是非常高的。要知道重新培训一个新员工让他熟悉公司的业务,融入公司的文化起码也要两三个月。与其不断换血,倒不如在面试的时候就把人员分配到合适的位置。
管理大师是怎样用末位淘汰制的
他被誉为全球最厉害的职业经理人把通用电气从市值100多亿做到4000多亿。这个男人就是前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他的管理方式实行“721区别考评制度”把员工综合能力评等级,淘汰后10%,奖励前20%,培训提升中间70%。韦尔奇认为,这个人杰出就应该给到公司更好的资源,淘汰掉那些表现不好的人。如果对每个人都平均分配资源才是对资源的浪费。
被淘汰是一种福气
“被淘汰是一种福气”这句话并没有调侃的意思。而是一句真诚的祝福。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你被淘汰了,这是上帝给你敲响了第一个警钟,告诫你该去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你的职业生涯最糟糕也就如此了,或许你因为吸取了这次的教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会在下一份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倘若你因此一蹶不振,那也恭喜你,比起在激烈的社会中与人角逐,或许你更适合隐匿在山林之间与世无争。其次,如若你因职位与能力不匹配而导致被淘汰,那实在太棒了。一家没有把你位置放对的企业,你确定能提供得了让你展翅高飞的平台吗?
末位就应该被淘汰吗?
管理制度本来就没有对与错之分,同一个管理制度可以令团队变得无坚不摧,也能让团队分崩离析。关键在于使用这套管理制度的人,使用者是否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实施了末位淘汰制是否会为留下来的精英配备更好的资源,提供更多提升能力的帮助。如果单一地觉得这个制度好用就照搬不误,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还需要衡量制度的实施是否与企业的文化相融,能否求同存异。奖惩是否得当,是否能做到一视同仁。最后收集反馈意见,根据收集回来的有效意见进行完善,把别人的管理制度变成适合自己企业的私人定制制度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