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伟大的,毫无保留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是情真意切。可是,为什么同样是父母之爱,父母之期望,有的小孩聪明乖巧,成绩棒,而有的小孩叛逆十足,让父母操碎了心。
黄敬茹女士在《最强大脑饶舜涵成长记:遇见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一书中,以她的孩子饶舜涵为例,向天下父母解答了上述问题。
黄敬茹,最强大脑选手、心算神童饶舜涵的妈妈,少儿智能教育知名品牌饶教授童蕴学堂的创始人,致力于童蒙养正,内外兼修,以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全方位打造国际化标准人才。
许多父母,无论有钱无钱、有权无权,对于孩子,十之八九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 孩子是自己在这个世上最杰出的作品;
- 孩子是上天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
父母这样想,是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主从的位置上。父母为主,孩子为从。他们认为,对孩子而言,我有权对你做出任何安排,你也必须听从我的安排。因为你是我的作品,我的礼物。
但是作者饶妈并不十分认同这样的观点。她认为,把孩子比喻成自己作品,可以。但我们把他生下来,还只是一个粗胚,是还没有进行过加工的原生态作品。要想这件作品释放出耀眼的光芒,还需要我们经心打磨。而与其说孩子是上天给我们的礼物,不如说是上天给我们的一个考验。礼物收到了,喜欢的时候,可以天天抱着;不喜欢了,可以扔在一旁,不闻不问,甚至可以直接丢弃。考验则不一样,要想交出满意的结果,就需要我们费心费神的去完成考验。除非你自动放弃这个考验,否则你中途是绝不会对其听之任之,不闻不听的。
在饶妈的心中,父母与孩子最佳的关系,应是平齐的。孩子呱呱坠地,作为我们的子女;而同一时刻,我们被赋予了父母的印记。没有孩子,就无所谓父母。尽管我们比孩子大了二、三十岁甚至更多,但在担任父母这一角色上,在抚养、教育孩子方面,一样是从零开始的。父母与孩子一起开始,一起成长,哪来的长幼、主从之别呢?
可能有人说,那我要生二胎呢,我前面已有一次经验了;或者,只有一个小孩的父母说,我会学习。在孩子生下来之前,我就从书本上、网络上学习如何做父母,如何抚养、教育孩子,怎么是从零开始呢?无论是已经当过一次父母,还是从书本上学习了如何做父母的知识,我们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任何经验或知识,都不会完全适合他,甚至是完全不适合他。我们依然需要和他一起成长,接受考验。
为了在这场考验中交出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饶妈认为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担当好四种角色:同行者、陪伴者、激励者、见证者。
1.同行者:没有父母权威,只有自由民主
前面已说过,做父母与做孩子是双方同时进行的。孩子,学着成长;父母,学着抚养、教育孩子。虽然双方的任务不一样,但却都是从零开始。这意味着,哪一方都不会比另一方高明,双方只能是相互扶持,努力缓缓前进。我们常说,父母要陪着孩子一起慢慢长大。从孩子角度来看,又何偿不是孩子陪着父母一起成长呢?
2.陪伴者:陪孩子长大,陪孩子玩耍,与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不仅要在生活上陪伴孩子玩乐,也要陪伴孩子学习教育。现在很多父母给孩子报了兴趣班,起早贪黑的接送,风雨无阻,尽职尽责。但作者说,这不是陪伴,只能算是陪护。真正的陪伴应是:
父母真心的投入进去,与孩子一起参与,一起学习,一起收获。
饶妈的小孩学习珠心算时,她和孩子一起,坐在教室里学习珠心算。起初,课堂之外,饶妈还能指点孩子一番;随着学习的深入,孩子水平超过了她。反过来,饶妈需要孩子指点了,但她并不认为这样丢了自己的面子,削弱了作为母亲的权威。相反,饶妈很享受这个过程,觉得孩子教父母这个场景很温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教父母,对孩子而言,同样也是一个学习的地过程。也许这种方式,比父母单纯教孩子要更好。
同样,饶舜涵在学习记忆法时,饶爸也是放下手头许多重要的工作,和孩子一起学习记忆法。作者最后总结到:
正是涵涵看到了我跟饶爸真的是跟他在一起努力,一起进步,他才会踏实下来,一点一点地进步,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当然,我们不必严格按照饶爸饶妈的做法,和小孩一起坐在课堂上学习。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比如说孩子在课堂上学习回来了,我们可以跟孩子说:爸爸妈妈也想学,你可不可以把你学到的内容教给爸爸妈妈?和孩子达成一致意见后,我们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听孩子讲述他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这也是一个共同学习的过程。另外,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设置家庭学习时间。在这个时间段,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可学习各自的东西。绝对不能出现孩子在看书学习,父母却在玩手机、看电视、打游戏的现象。家庭宅学习时间段,父母与孩子都应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3.激励者:父母要成为孩子的精神导师
孩子因生理原因,心智不成熟,是非观念还没有形成。对此,就需要父母在旁边进行引导,强化。在孩子做的好的时候,给予鼓励;在孩子做的不够好的时候,给予指导;在孩子做的不对的时候,要坚决给予批评。但不论是鼓励、指导、批评,父母只能从旁引导,而不能武断的干涉孩子的思想。
比如,鼓励孩子的时候,我们不能单单只说:宝宝,做的对。而应该引导他,他这样做了,对他人产生了什么影响?“因为我这样做了,给他人带来了方便,感受到快乐,所以我做的棒。”当小孩有这样意识的时候,他自然会得出,只要让别人方便,感到快乐的事就是对的,反之就是不对的。
饶妈提醒我们,在担当激励者角色的时候,关于奖励的问题要一定要注意,什么时候应该奖励,什么时候不能奖励,应该怎么样奖励。
- 在不应该奖励的时候进行奖励,那是贿赂。
制止孩子不当行为的时候,不能奖励。比如,孩子吵闹的时候,父母说,宝宝你要不哭的话,妈妈就给你买糖吃。又或者,孩子不愿意吃饭,父母说,宝宝你把这碗饭吃了,爸爸就带你去游乐园玩。这都不是真正的奖励,而是贿赂,它会纵容孩子养成坏习惯。 - 真正的奖励是正能量的激励。
奖励是支持好的行为,是正面的激励。孩子在规定的时间,自觉地吃完饭,没让大人喂,也没有挑食。父母就可以进行奖励。正面的奖励可以换来孩子优秀的表现。 - 奖励是有规则的。
长期以来,中国父母信奉“棍棒下出孝子”的观念。经过这些年的教育,大家渐渐统一了认识:打骂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所以现在,不管孩子做了什么,父母嘴里总是念叨:“宝宝,你真棒!”、“宝宝,你真厉害!”只要面对孩子,这几句话,仿佛成了口头禅。有事无事,父母都要来上几句。我们不否认,这些话语包含了父母的期望与鼓励,但是,没有规则的奖励,就不能再称为奖励了,因为起不到奖励应有的效果。
4.见证者:父母要做孩子成长的记录者和见证人
虽然前面我们说父母与孩子是平齐的,起点是一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思想、阅历等方面与孩子还是有区别,因此,父母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和责任。其中之一便是要见证孩子成长的过程,记录他们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孩子的成长是有节点的,比如吃第一口饭,走第一步路,第一次喊爸爸妈妈……把所有节点连起来就是一个丰富的人生。作为父母,我们便要充当孩子每个人生节点的见证者与记录者。
当我们做好上述四个角色,也就意味着我们基本上做好了父母的角色。这样孩子就会在物质与精神上得到安全感,孩子会健康快乐的成长,而我们作为父母,也将一同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