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到这一篇文章时,我想你90%是知识付费理念的认同者,或许你在知识付费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很远。你订阅了得到,为很多大师买了单,你又参加了各种知识星球,或许你还“一块听听”“千聊”着。
自此每天把自己浸泡在知识的洪流里,希望汲取更多的养料。在市面上,看看很多书和付费产品,什么从零开始学运营,从零开始学区块链诸如此类,都很畅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学习的一个基础认知,更想学习有体系化的知识,最好是能教会在这个领域什么都不懂的小白,通过这一通学习,而后就掌握了这个领域的知识。
先不说这种学习想法可不可行,单从一个成年人的时间够不够用来看,从绝大数的上班族来看,每天除去上班时间,再加上日常的时间开销,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是不多的,更不要说就某个领域拿出大块的时间系统来学。所以这就是我们当今面临的学习现状,时间是被切分的,时间是碎片化的,笑来老师也有很好的关于时间碎片化的论断。我们就是处在这样的现实中。现实就是用来接受的。
再来说说系统性的必要性,作为成年人对知识系统性的渴求是可欲不可求的。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到的碎片化知识,然后再缝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不就是在自己的知识大厦体系中添砖加瓦吗?
那面对海量的知识,面对紧迫的时间,有没有更好的学习办法呢?财新的总编王烁提出了“另类二八定律”,就是用百分之二十的时间,掌握一个新领域百分之八十的知识。而润米咨询董事长刘润也写过“如何用20小时,快速学习”的文章。我想这就是我们当今学习的最好路径之一。
我自己本身在学习上也有很多误区,
比如,一本书总想着从头读到尾
学习知识的时候会挑什么什么基础开始看
总是想着要学什么什么知识,而不是以用为目的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有,那倒不如从现在开始,就换一种方式。世界本是一个复杂体,对于学科也是一种人为划分,所以追求大而全的收集,不如从小而精的行动。倒是学一分是一分,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用最短的时间,构建起对某一领域的基本认识,然后去行动,去使用,通过现实的反馈来补充对这一领域更多的认识。
在知识的学习上,还有一个词,是“多元思维模型”。查理芒格是这么学习的,德鲁克也是这么学习的,而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上多维竞争力也是这个意思。
那多元思维模型到底是怎么的理论呢?
关于多元思维模型,查理.芒格是这样说的:
「长久以来,我坚信存在某个系统——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统,它比绝大多数人用的系统管用。你需要的是在你的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有了那个系统之后,你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但要形成这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却不是简单的事情,首要条件是掌握所有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需要经常使用它们,而且不单单要求使用,还要求全部都要用得上。这样说有点不近人情,但若果只侧重某一特定思维模型就会陷入铁锤人的世界。
「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说经济学,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你知道谚语是怎么说的:「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处理问题的一种笨办法。」
当掌握所有有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之后,下一步就是将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悬挂在这个多元思维模型之上,并在生活中多加使用,同时运用检查清单避免自己犯上无谓的错误,决策的效率就会随经验而提升。
看了查理芒格关于多元思维模型的解释,这就是还原了世界本源的一种认识方法,这也是认识复杂世界的角度,而不是把世界割裂、简单来看的人为切割。世界本如此,为了研究的简单,而人为的简化,无异于看到任何东西都拿着一把锤子而一通乱砸。
多元思维模型的工具很强大,愿你早一点应用好这一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