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老师得到专栏上最新的文章是关于落后这个话题来展开的,在展开之前他提到了个心理名词,叫做“乌比冈湖效应”,知识量不足的我实在不懂这个名词,于是去搜索解惑,搜索过程中又看到另一个“邓宁—克鲁格效应”。
先普及下百度得知的这两个效应的含义:
乌比冈湖效应(Lake Wobegon Effect),也称沃博艮湖效应,意思是高估自己的实际水平。社会心理学借用这一词,指人的一种总觉得什么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倾向,即给自己的许多方面打分高过实际水平。用另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自我拉抬偏差(self-enhancing bias )。
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无法认知他人真正的能力;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如果他们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这种"越差越牛屄,越强越谦虚"的现象,之后就被称为"杜宁-克鲁格效应" 。
对于落后我们普遍意义上的判定是否处于平均水准之下。这个平均水准怎么界定主要看自己圈子的大小,就像我们经常说的井底之蛙,你的视野有多大,天地就多大。如果只做一只温水里的青蛙,享受了一时的舒适,最终的结局就是丧失了逃命的本能。
在这篇文章中,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差不多现象”,我们很多人都拿差不多来麻痹自己,总认为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往往很少往上比,只看“比下有余”,还洋洋得意,这和温水煮青蛙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还举自己身边跑步的例子,一年前的起点相同,大家都开始跑步,也都逐渐的可以跑马拉松。我自己一年前和现在的成绩持平,可以说没有任何进步。反观朋友姜哥,他这一年成绩突飞猛进,从去年的全程马拉松五小时开外,今年直接进入了破四大本营。
我举这个例子,也是想说明“差不多现象”,自己打开始对跑步这件事抱的就是差不多就行,没有想过给自己一个高要求,其实这本身也是对自我的麻痹,没有高要求就不会主动寻求进步的途径,也不会制定一系列的计划实施,这样当然也不会觉得辛苦,只要偶尔断断续续的跑跑就好。
可是读了李笑来老师的文章后,学到他的一个观点就是:对自己要求高一点,你在以后的日子不被落下的几率才会大一些。放在运动这件事来说,只有你把注意力投入进去了,认真的研究,并且反思审视需要改进的方面,才会有一个大的进步。
比如说周六和跑友邓邓喝茶时候,他就详细给我讲解了佳明运动手表配合APP的各种功用,但这些其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那些科学的数据能让他对自己运动中需要改进的方面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并且在后面的行动中落实进去。
以往我总认为那样一块手表作用不大,但其实是没有真正的把功能和自身的情况结合,如果做到了结合并改善,那才是这块表承载的最大价值,就是最重要的思考。而健身运动这件事是所有事情当中最能够看到直观效果的事情之一。
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有人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用四个字总结就是“知易行难”。我们只看到别人享受了荣耀,却未曾看到背后的努力。李笑来老师说其实不必担心自己现在不够好,要做的只是保持耐心,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即可。
还举姜哥的例子,他每天做的事情可能也是很多跑者每天会做的事情,但唯有他每次都会分析哪里做的不好,需要改进的是那些,把每一次的训练都做的足够到位。他把所有的注意力对聚集在自己的成长上来,并转化为在每天的行动上。
那么要想打破“差不多现象”,首先是先把一件事情做到足够好,这样当你看到足够好的自己,就再也无法忍受差不多的自己。自律,让一个人配得上站在更高的地方,接受更猛烈的风暴;自省,让一个人时刻警醒自己,不要沉浸在舒适区太久,要及时脱离出来。给自己定的要求高一点,进步才会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