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去三周年

我们村曾经很有名气,因为出了个大孝至爱的人。

那个名人我其实见得次数并不多,只能说有点印象,他们举家都搬到了一个城镇生活,因为必须的家庭原因。

因为此人孝亲此事,我也曾经在电视屏幕上漏了一点镜头,所以至今仍然记得。

破落的教室里外,支了好几架摄像机,当时是他们给的稿件内容,我抄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跟着我学习并宣扬他的这种优良传统美德。拍了一节课,最后展现在荧幕上的,仅仅是一闪而过,也不知当时那些记者或负责此事的工作人员,为什么要花费那么长的时间只采这么短的内容?

明天是他三周年的纪念日,他孩子们请来吹响的热闹一番,以示怀念。他慈祥的大照片放置舞台的屏幕中间,上方是滚动的电子屏幕,他的儿孙的名字和他荣誉称号反复闪动着,我记着:被誉为中华孝亲爱老之星,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河南省全国道德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十大道德模范。这些荣誉够他的后辈骄傲一辈子了,那是他给后辈和村里树下的典型模范。我向他致敬!

舞台上的热闹的气氛和他光荣的事迹完全不搭。一个吹唢呐的女士,卖力的演奏着,硕大的胸部来回晃动,一个曲子用了几个不同的形式来展现,她躺着一个大男人站到她的肚子上,她吹那段她的拿手曲;她两条腿支到两个凳子上,三个男人站到她的肩膀上,两条腿上,她吹她的那段拿手曲;时不时再来点带点黄色的挑逗语,下面的观众一鼓掌,一见叫好,算是对她的认可。

大多人喜欢看这样的段子,依次证明主家为去世之人舍得花钱,讲了排场。

说起排场,喊去帮忙的陪客的一几乎个村的人,台前乌泱泱一大片。今天天公不作美,雨一直没停,大家坐在凳子上,踩在水里,欣赏着节目,脸上都洋溢着笑意,很满足。

这样的怀念故去亲人方式,在我们这不止一户。看着滚动的子目,和台上火辣的表演,很不相称。

人都说,死人啥都不知道,其实是让活人看的。这话真是没一点毛病。

但是,我是不愿看。我觉得是对人极大不尊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