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甲,被逻辑思维评选为“中国最会学习的人”。学习不是大家都会吗,怎么样才能称之为“会学习”,学习是学什么呢?带着疑问,我翻开了书本。
原来,我们解决问题,重点在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底层规律。对学习而言,首先要掌握底层思维和方法,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之后再想想如何找到有价值的临界知识(广泛,普遍的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应用于生活。只有能够改变我们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即衡量学习是否有效果的重要标准是你是否得到了改变。本书着重和我们分享了如何发现和应用临界知识。
在海量信息时代,我们拼什么?拼的就是如何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并不是盲目追求多元学习,东学一点西学一点的并获得额外收入的人就能称为斜杠青年,斜杠是多元跨界,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而不是简单追求多元的结果。从临界知识的角度运用底层思维看,有些看起来无用的知识,可能会在战略层面上为我们发挥“大用”。
三个方法可以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反思不是总结,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教为学,就是把教别人的过程作为帮助自己学习的过程。很多人理解的刻意练习应该是刻苦地,有目的地持续训练。其实并不是。刻意练习,是提升元认知(基本认知,例如1+1=2)能力的过程。
持续提升学习能力还有三个技巧。记录(有助于主动思考),定期回顾(日/月/年/五年/十年…),付费购买(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提升学习内容的质量)。
临界知识是对事物更底层规律的总结,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那么,如何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呢?首先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这是发现事物背后规律的第一步。其次找到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接着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最后如果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临界知识如何应用?答案就是刻意练习。在不同场景中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或者在不同时间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但是这并不容易做到。作者的办法是遇到问题先找专业技术解释,然后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来联系到临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