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跑去丽江,晒了一个月的太阳。过了段端着茶杯,抬头就能望到玉龙雪山,每天无忧无虑地睡到自然醒的佛系日子。
相对于“商业化”,我觉得“自由”、“慢节奏”更适合来形容丽江。在这里最值钱的是阳光,最不值钱的是时间。店铺要中午才开门,菜市场每天都有刚摘下来的新鲜蔬菜,晚上大街小巷都充斥着唱遍大江南北的年轻民谣。
丽江包罗万象,有头脑发热,辞职来这里做普通服务员的都市白领;还有留恋这里风景或人,迟迟没有离开的痴情游客;也有特立独行与世间主流格格不入,却在这里尽情的做着自己的疯子。怪不得有人说“丽江是一个开放式的精神病院,大研古镇是总院,束河古镇是分院,白沙古镇是重病区”。而与这所精神病院里的一些“患者”相比,仿佛我们大多数人都缺少了一种寻找生活乐趣的情怀与不计得失,大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勇气。
(一)束河—小艳遇
束河只有当你真正离开它后,才最怀念这里的日子与“艳遇”的一群人。喜静的人,一般都不会住在大研古城,而是跑去束河古镇,走过光滑的青龙桥,静静地发呆晒太阳。
艳遇也不一定非遇到姑娘,只要看到赏心悦目的风景,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那都是真真实实的艳遇。都说来丽江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所以在束河每“艳遇”一个人,我都喜欢厚着脸皮收集他们的故事。
我们有一个微信群,名字叫“丽江等你”,群主在丽江的一家青旅做义工,他把自己认识的义工与游客都拉进了这个群里,每天发布要去哪里玩的消息,这样一群南南北北互不认识的人,每天一起搭伴玩的酣畅淋漓。30岁的活的像20岁,20岁的更勇敢、嗜玩。
篝火晚会也是个神奇的“艳遇”好地方,一群素未谋面互不认识的人,牵起手来共同狂欢,在这种欢快的氛围下大家都褪下了平日拘谨的外衣,把自己难得可贵的外向开朗的一面呈现给身边的陌生人。
(二)白沙—卧虎藏龙
白沙古镇很小但有自己的味道,很多外国人来丽江都是直奔白沙古镇,可大多数来丽江的游客都没有去过白沙。
关于白沙的记忆是挂满墙上的一张张民族风桌布,桌子上零零散散的古玩,道路两旁文艺的小咖啡馆,一家家有自己味道的手工原创店铺。在那些貌似不起眼的小店里,服装、饰品、皮具都是独一无二的,价格由店长兼设计师随性而定,相对于卖东西,更像是在寻找真正喜欢这个东西的有缘人。
走到某家店前,被它门前桌子上的瓶瓶罐罐吸引,以为是家日式咖啡馆,进去后才发现原来是一家原创手工皮具店。设计师兼主人是一对学美术的广东情侣,他们编着一样的非洲小脏辫,带着同样的黑色大框眼镜,每天下午一起晒太阳、画设计图,也一起染料做皮包。周末会去后山遛弯捡来好看的树枝、石头做成艺术品,摆放到看起来不大的店里做装饰。
不要不相信,除了在童话里,世界上真的有人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做着共同喜欢的工作,时刻洋溢着满足的幸福感。
旅行就是从一个自己待腻的地方去另一个别人待腻的地方,对这个地方的新鲜感会流失,有些记忆却能时常在脑海里像幽灵一样游荡。
在丽江的一个月,对丽江大的景点并没有多么想去的冲动,因为已经习惯了它随处可见的蓝天、白云和被子里的阳光味道。
每天懒洋洋的坐在楼梯上晒太阳并没有很多想法,也没有野心看更多的书,离开后却发现变得越来越随遇而安,喜欢把更多精力放到享受清新的自然与看似千篇一律又因人而异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