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秋高气爽,风轻云淡,阳光正好。我跟着自行车队去山里游玩!
其中一项,就是采摘野果。
一群人历经艰辛,在杂草丛生,荆棘密布的山林里,瞪大眼睛寻找着每一颗树上可能有的野果!
“快看,土豆结到树上了!”一个孩子的惊叫声,从树林的一个角落传来。
我们寻声望去,原来是一个朋友带的孩子,正指着丛林中的一棵树兴奋地叫着。他的小脸儿,因为激动,憋的满脸通红。这个孩子,从刚开始接触,我就挺喜欢的。特别懂事,没有同龄孩子的娇气,自私,全身透着良好家教的影响。而且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听同是家长的其他朋友议论,他在学校也是品学兼优,每学期都是三好学生。用现在的词说,就是标准的学霸。
我正在奇怪,土豆怎么可能结在树上的时候,旁边闻声而来的大人,已经个个忍俊不禁,哄堂大笑起来!
我定睛一看,原来,他发现了一棵野生猕猴桃树。黄色的猕猴桃挂满枝头,活像一个个小土豆。
哄笑声还在持续,孩子也因此而羞的满脸通红,尴尬的不知所措。他不停地搓着衣角,头低了180度,大有钻进地缝的感觉。
我突然同情起这个孩子了!这难道是他的错吗?他一定能熟练地背诵出土豆属于什么科植物,有哪些特性,有什么营养价值,凡是书本上的这些知识他一定滚瓜烂熟,因为他是个好学生。可是,他走出课堂,却不知道土豆是长在哪里的,具体什么样子,结果,就闹出了土豆长在树上了的笑话。
这不是他的悲哀,这应该是我们应试教育的悲哀!
在一张试卷定天下的教育体制下,教育,已经只局限在了教室里、书本中。只要会背诵书本上的知识,考试得个好成绩,谁还管学生知不知道土豆应该长在哪里,见过土豆没有!
最典型的,我得过一些优秀教师的真传——你花一节课时间,辛辛苦苦地讲勾股定理的来源,讲能量守恒定律的来由,不如直接把公式告诉他们,然后再给他们不同形式的题目,直接练习如何使用,直到把这些定律、公式用的随机应变,出神入化,随便出什么题目都难不倒学生!我像得了九阴真经的武林秘籍一样,几经实践,果然好用,学生成绩果然提高一大截!
可是,试问,有几个会做复杂电路问题的学生,能排家里的电线?有几个能计算鸡兔同笼的孩子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有几个能算出复杂高难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学生,能应付得了卖菜大妈的一顿巧舌如簧?
难怪,每次国际大赛,我们的学生笔试都高高在上,可是,却鲜有诺贝尔奖。
再看我们的英语,家长倾尽一生积蓄,报辅导班,上新东方,学哑巴英语,辛苦十几年,还不如在外国生活几个月的英语对话水平高。
所以,这就难怪,就连最优秀的学生,走出课堂,也成了笑话。不仅能出土豆结在树上的笑话,恐怕分不清韭菜麦苗的也大有人在。
有句教育名言说的好:真正的教育与其说是言辞,无宁说是在实践。
孔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里的“习”并不简单指温习之意,而是指的是学到了知识,要经常运用于实践。可见在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大师孔子就已经明白了实践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的本质是为人服务的,是解决我们生活的难题的,只有把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我们的教育才可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归根结底,我们的教育要从生活中来,最后又要走进生活,这样,才是有效的教育。会背一大串的物理定理,却连会山地车都不会调速;会熟练背诵四书五经,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英语考试能得满分,却不会和外国人交流……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吗?
可是,我清楚的记得,刚毕业时候的我,为了讲蒲公英,我特地领着学生去校园外的田野里近距离接触蒲公英,结果呢?被老校长叫去,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没请示学校,怎么敢私自做主把学生带出校门,出了安全事故,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等家长、教育局追查责任时候,谁还问你带出去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看的只是结果,要的只是责任!甚至,你考试成绩不好,没人会追查你责任,顶多是你能力问题。可是安全出了问题,责任可要大几百上千倍。想想带学生出去比在教室里讲课做题的苦和累超出千万倍,再听听校长的教育,我才知道,自己多么傻!这是只有初上讲台的老师才会犯下的幼稚的“错误”吧!
所以,现在各校都不再组织春游,甚至,连下课都有老师在走廊里巡视,不准追逐打闹。体育课,更是不敢再练习诸如鞍马,单杠这样有风险可能的项目!
圈在教室里多好!既能留出来更多的时间读、背、练,又避免了出安全问题的可能,而且老师工作强度又降低了,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土豆结到树上了”!这个笑资,让孩子在意识到他的问题后一直默不作声,闷闷不乐,可是,谁顾得了这个,一路上,还是被无心的大人随时拿出来调侃着,车厢里一阵阵的笑声,却像针扎着我的心。
因为这不是笑资,这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