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然是三十好大几的人了,若还是总在说:我们在岁月中的磨练中成长;或者,时间教会了我们成长;时光催促着我们成长的步伐,诸如此类的惯用话来说下面的这个事儿的话,那恐怕未免显得有些幼稚。毕竟我们早已步入成年n多年,只不过是被懵懂无知的思想受控了太久,守在父母的辟护下我们从一名无知少年成功的转型到了2b青年。又随着一波跟风逐潮,结果买了房、娶了妻、嫁了人、生了娃、又卖了房、离了婚,折腾个七八年,被婚姻洗礼周遭一圈后,到头来又都沦落为了孤家寡人一枚。
妈宝男和强势姐增多了,王子病和公主病即懒癌日益蔓延,并肆意侵害着我们的生活与感情,而心中责任感却逐渐丧失,这难道不是80后独生子女们的悲哀吗?宠、宠、宠换来的是害、害、害。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可惜!真的一代不如一代啊。社会上这么多的好资源,也没能够真正教育出几个像样的模板出来,供下一代人们效仿。倒是多出了一大波靠着整形脸,拿腔作调摆摆pose明目张胆忽悠钱的网红。还有一大堆人跟着屁股后面买账的,又是为其刷屏,又是送礼物,不务正业,耽误生活和学习不说,而且都成了引,磨出了病。这话往大了说,都已经影响了人类进化的进程,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台湾作家蒋勋曾说过:人的生命中最承受不起的是不劳苦,不是压力,是轻浮,轻浮的没有生命的重量,没有生命的价值。即使物质充裕,不读书的人也无法真正的感受到丰盈。
整天看着一群手机网络控们如同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般与你共存一世的时候,心中就会升起一种莫名的焦虑与恐慌,我不禁自问,那我们的下一代呢?他们又要何去何从?又要经历些什么呢?我们已然这样了,我们还能够给予得起什么呢?难道,上上等的衣食住行就足以了吗?难道,挤出名额把孩子塞进上上等的名校老师手里就算尽责了吗?难道,纸上高分成绩就能说明一切,能说明孩子的品学兼优?对未来,对社会和人类就能够作出多么卓越的贡献了吗?难道,将孩子送到国外念书,夫妻如同陌路且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家不像家,父亲家中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没有任何话语权,一切安排任凭母亲一手操办,难道这种丧偶式育儿教育就妥当了吗?难道这些在你眼里所谓的为孩子的“付出”就是孩子想要的幸福吗?难道······难道······
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栗。我们现在连一个家都经营不好,保护不好,何谈掌控得了自己的未来,更何况是孩子们的未来,我们根本无能为力。实在不应该用自己的焦虑或是盲目跟风去剥夺孩子们的成长自由,和做为父亲关爱孩子们的权利。人道天道,变数不离其中,与其处心积虑争来比去,不如搭建好与孩子之间的心灵桥梁,多交给孩子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与处事方法,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不被欲望摧毁,随遇而安,方可平灾避祸,才可乐在其中啊。
是啊,可惜在这个物欲纵流的年代里,在这个制造焦虑的年代里,又有多少家长能够摆正思想、逆向思维、坚定信念,不随波逐流的呢?再者说,我们这一代没有经历过什么,也经历不起什么,一切由上一辈人呵护着。我们如同活在温室中,早已丧失了生存和自我潜力挖掘的能力,完全依赖于父母的仰仗,缺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涌而就的跟风是大多数人们的思想,缺乏创造意识,没有自我主见。这样的我们又怎能赋予得起孩子们更多的人格魅力呢?他们又将要适应哪一种生存方式去延续他们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想想都让人不禁叹乎,真怕是一代不如一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