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泳妗 6岁
今天李校长教我们下象棋。他教我们象棋怎么走?还说什么子不能过河。还教我们象棋口诀。有一位同学是很会下象棋的。老师叫我们不懂就问他。我也喜欢下象棋了。回家后,我和洋洋下了一盘象棋。
妈妈“写书”第98篇(2019年5月24日)江山是银,母亲是金。
读《发现母亲》第1章导论。现在与大家分享我的收获:
现代中国已无家庭教育可言。人的不合格,本质在于母亲不合格。
中国历史上有着辉煌的早期教育传统。孩子3~8岁之间,由父辈直接担任教育任务。塾师因人因材施教。也不会出现孩子过了识字关,还教识字这一现象。白居易六七个月时,乳母就叫他识字,他虽然还不能说话,心里却也认得了。蒋士铨4岁时,母亲就叫他认字。胡适两岁多,父亲就教他识字,不长时间,认了1000个字。
识字、美术、音乐、算术,外语,乃至手工都可以提高智力。
把孩子的童年重视起来。 人的童年也都有敏感期,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早期的环境太重要。
人的成长三棱锥。孩子成才有4个方面,第一是气概,第二是品德,第三是意志,第四是智力。
气概放在第1位。他是人成才最重要的方面。先有气概,后有理想。力拔山兮气盖世。气概就是一种流品意识,童年、少年时期形成。第二是品德。品德不是“教”的,而是“做”给孩子的。第三就是有顽强的意志。第四是智力,就是要学习。这四个方面,只有智力才是教的,其他的三个方面都是育的。
学校的教育,教的方面很多。育的方面很少。学校教科学知识。现代社会把教和育分开了。古代像孔子那个时候教和育是在一起的。所以现代社会“育”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家庭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了。孩子要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孩子在童年时代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榜样。品德意志气概。这都完全由母亲影响。母亲有良好的品德。孩子也会有良好的平台。母亲有顽强的意志。孩子也会有顽强的意志。母亲有很有气概。孩子也很有气概。这都是源于母亲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言传身教的人,潜移默化。很多优秀的父母没有培养出优秀的孩子,那就是因为父母与孩子在童年时期没有待在一起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让母亲与孩子在一起三年时间。
古代的孩子读私塾,从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教孩子识字。到四五岁的时候,基本上就可以独立的阅读了。这在我们现代人是不可想象的。当然美术数学外语音乐手工,都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教孩子识字是一种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方法。所以现代人的孩子到了小学以后还不会识字。他的阅读量就大大的降低。这些都是讲的是提高智力的方法。而优良的品德,顽强的意志,气概都是一种无形的东西。靠身教去影响,只要做给他们的看。我曾经有一年的时间都每天坚持跑步。孩子就受到了影响。上学也是跑步上学去的。母亲说话大声,孩子也就说话大声。这个我还要去毕生的精力去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