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鲜仁矣还是鲜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直以为是: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看每日论语时还特意问作者弘丹,回答是:鲜矣仁!

无论是鲜仁矣还是鲜矣仁,都可推断出巧言令色应该不是什么好品性,而巧言令色通常解释为: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但这也设什么不好的呀。

先不管这巧言令色是好是坏,先来看这个鲜矣仁。鲜:少,少数,不多,寡。仁:有认为在这里特解释为真诚,有认为仁就是孔老夫子不断强调重复的忠孝仁义的仁,反正是正面的,好的,要提倡的。矣:应该只是个语气助词。

为什么会一直以为是鲜仁矣,是因为个人的思维惯性。鲜仁矣不就是少仁么。连起来理解就是,巧言令色的人是很少有仁义的。按如此理解,巧言今色绝对是个负面品性的词,至少与好字粘不上太大的边。

结果偏偏孔老夫子说的是鲜矣仁。据说古人文章本来是不断句的,断句是后人加上去的。而这里有个语气助词矣,正常情况是不是应该在矣字后断句?整句话似乎应该断成这样:

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样一断,这句话就要理解为:巧言令色少一点,这才是仁。巧言令色沒有被全盘否定,于是巧言令色就从绝对的反面转变成相对的反面。巧言令色不是不好,不是不要,只是不能太多,不能成为主流,这才是仁。

那么什么才是主流,应该是仁爱,是真诚,是良善;是人性的善,是良知。

如果有人对我: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我一定会很开心。如果谁对我恶语相向,冷脸相对,我才会生气不开心。但是如果有人一味地对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时间长了我也会反感的,因为这其中铁定会少了一份真诚。

再从孔老夫子一贯主张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凡事沒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的中庸之道来看,而且这里又用了个鲜字来看,孔老夫子应该不会全盘否定这个巧言令色的。所以斗胆把孔老夫子省去的意思补充齐了,整句话的意思是不是应该这样来理解:

孝悌的根本是以诚善待人,适当地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这就是仁。

巧言令色鲜矣,仁!孔老夫子对巧言令色终归还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巧言令色终归不是仁的根本,仁之根本是诚善,是良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巧言令色,这个词相信大家都听过或者见过,比较在电视剧或者小说中,文章上,甚至生活中都非常常见。可没成想这个词...
    浅浅君子阅读 921评论 0 0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7,294评论 0 18
  • 认识kimi 是看他和姜妍的电视剧 并且深深的爱上了他的歌---钻石,喜欢他微笑起来深深的酒窝以及小虎牙...
    木雪儿阅读 656评论 0 0
  • 一 、性格成长计划 1、坚持健康的自我定义,不因别人的一句话而怀疑自我,进而影响情绪。 2、做事情时不把情绪带入而...
    毛茸茸兔子阅读 1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