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东升
时间,是流动的记忆。
2018年,五一过后,夏天,来了。
“后来”,是一首歌。
如记忆中的未来。
“我们”,也是一首歌。
时间的流动,由我们感知。
“后来”加“我们”,“我们”加后来,就是故事。
这样的故事,由奶茶刘若英执导,成为2018年,五一档,最热的电影。
时间,定格在十年。
一对北漂年轻人,十年前后的情感。
命运似乎是一个轮回。在一次次的偶然下,平行线交叉,再平行,故事始终有“然后”。
可后来的他们,学会如何去爱了吗?
在这部电影弥漫的嘈杂的空气中,我想到另一部电影。
电影中有句台词,很出名。
有时候我真想杀死你。其他时候呢?
其他时候,我想永远爱你。
也有两个人组成的我们,确切地说,是两个大孩子,男孩与女孩。
河流中,流淌着欲望。
让一切的简单,美丽而复杂化了。
在那日日夜夜流淌的人字型河流里,流走了人的欲望,流走了青春,流走了单纯。
一如后来的我们。
我们什么也没有,后来我们什么也有了,却丢掉了我们。
年轻的男孩与女孩,心上满满装的是那恋慕的人,再也没有一点空隙给其他人。
他们总单纯地以为,只要自己付出热情,就可以摘得月亮,却不知月亮温存的背后,是漆黑的另一面;
当完全把一个人当作太阳,全部为他燃烧时,也不会注意自己对周围人的伤害。
一响枪声音,击破了这个圆满的梦。
太阳,月亮,地球,这三者,无论怎样排队,都找不到完美的契合点。
这部电影叫,什么什么吻。
经典俄罗斯“诗电影”。
这部电影,由城市到农村。
那个夏日,一个熟读普希金作品的城市女孩西贝拉来到一个偏僻的俄罗斯乡下小镇度假。
由于她的到来,这个夏天小镇的空气不再沉闷。
她是这个小镇上,出现一个异数。
14岁的西贝拉41岁的亚历山大。
而亚历山大的小儿子,同样14岁的米奇又痴恋着西贝拉。
这场三角恋的结局是悲剧,一声枪响,终止在一个数字上。
这个数字,是73。
还有另一个数字是27。
数字涉及一个契约,100个吻。
故事并不特别。
吸引我们关注的是电影的诗意叙述。
两位14岁的孩子为爱所作的牺牲,在追逐的童话中被迫成长。
这种成长对应着一个民族的成长,对应着人类的成长。
任何民族都有过自己的青春期,都有过青春的激情,
任何民族的成长都付出过激情和青春的代价。
影片还有一条诗意的情绪线,大船。
一个老头用拖拉机拖着日夜行驶在一片绿野之中的大船。
西贝拉首次看见大船,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它在一条街道的正中抛锚。
大船,街道,分明是一中错位。
一声巨响、一个动作,还有一个造型,以一种诗意的语言告诉人们:
船本来应该航行于大海,停泊于港湾,
眼前的幽默其实诉说了一个人类的无奈。
老船长说:海消失了,变成沙漠。
离开我们的不光是人,还有海,海是活生生的……
三角痴恋以悲剧结束,青春因为无可遏制的激情而消逝。
大船却终于驶入一片汪洋。
两条平行发展的叙事线,一条追忆着青春的激情与消逝;
一条对应着人性与生命的消逝。
平行发展的结果导出一个无奈的错讹和永恒的追问:
青春意味着激情的付出与消逝,消逝之后我们还有什么?
我们还能够找回遗失的27个吻吗?
100个吻丢失了27个。
但拿到的73个呀,
这是大男孩付出太阳般热烈的爱后得到的收获。
值得他守护的73份回忆,73份甜美。
其实那27个吻,他也未曾丢失。
只是被大女孩带走了。
这是也是大女孩的收获。
14岁与41岁,27年的差距,是爱情的距离。
护着这27个吻,是保存着14岁女孩对41岁男人的爱,
保存着夏日她的爱的记忆。
太阳。月亮。小镇。河流。大船。
整体到局部。
象征与讽喻。
对话、表演、镜语、剪辑
音乐、场景、节奏,所有元素都充满诗的韵味,
局部到整体,
臻于美的极致。
它在炙热中透着心凉,在诗意中携着忧伤,在遗憾中渗着想象。
我们的后来,
后来的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