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传习录》的人生智慧(中篇)

一、回顾上篇的关键点

1、回归本心的学习:

《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性、人性、天道、人道,都是从人的本心出发。阳明先生说“心即理”,就是告诉我们世界万物、宇宙一切,都源自我们内心的灵明。

“心即理”也就是世界观,更大一点说,就是宇宙观,小一点说,就是我们的人生观:

设身处地、立足现实,平衡你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追求、人生使命,始终光明、始终积极、始终向上,向阳而生。

2、知行合一的实践:

《大学》的“三纲”,也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就是知行合一。

“三纲”是给自己设立了标准和要求:

知=明明德,

行=亲民,

一=至善,

互相包含、

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而“八目”则是具体的方法:

“修身”为中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在的修行。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人外在的表现,对家庭、对企业、对团队、对天下的具体呈现。

“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讲修身的重要性。

“知行合一”是阳明先生告诉我们做事业、做企业、做父母、做子女、做员工等等,在不同的角色和岗位上,我们的方法论,要从实际出发,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

评估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与风险,也就是管理学上的“SWOT”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去改进你的工作、提升你的智慧、改善你的现状,进而去追求属于你自己的幸福生活。

3、学贵自得的态度:

阳明先生说学习就像“哑巴吃苦瓜,与你说不得,若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

二、关于《传习录》中卷

1、时间:大约是1519年——1524年,阳明先生已经平定完南赣土匪,正在平定宁王叛乱(只花了四十天左右就摆平了宁王),以及随后经历“忠泰之乱”之时,此时阳明先生建功立业,却屡遭朝廷奸臣陷害,局势复杂多变,先生处于风口浪尖之上,一方面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拥护和爱戴,另一方面,却遭受到政治陷害。

2、地点:大部分时间,先生都在江西一带,特别是赣州、吉安一带;1521年,先生50岁,年谱记载“是年,先生始揭致良知之教”。平定了宁王、平息了“忠泰之乱”,先生更加坚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难,出生死,所谓考三五,建天地,质鬼神,俟后圣”。

3、在给邹守益的信中,先生写道:“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

4、1521年至1524年,阳明先生升任南京兵部尚书,被封新建伯候;嘉靖元年,即1522年,父亲去世(此前,弟子冀元亨因为宁王事件、忠泰陷害至死;此后1525年,妻子诸氏也去世),嘉靖皇帝上位,特别不喜欢功高震主、有自主创新的学术思想、弟子遍布全国的王阳明。

5、1524年,南大吉拜师阳明,开始收集阳明先生文章,并增刻到中卷,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传习录》中卷,8篇文章,71条。前六篇都是答弟子问,后两篇是讲教育、教学的实践和方法。

三、《答顾东桥书》

1、第131条: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

2、第133条: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3、批评顾东桥“专求本心,遂遗物理”,此盖失其本心者。孟子、王阳明都主张“仁、义、礼、智”,都在本心,不是心外,只是表现在事上、物上而已。

四德:即孟子讲的“仁、义、礼、智”;

五常:在汉代时,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拜家,独尊儒术”,配合“五行”,有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

4、第140条:道心者,良知之谓也。君子之学,何尝离去事为而废论说?但其从事于事为论说者,要皆知行合一之功,正所以致其本心之良知;而非若世之徒事口耳谈说以为知者,分行为两事,而果有节目先后之可言也。

启示:

反对口耳之学、功利之学、辞章之学,而以身心之学——回归本心的学问。

做实做细、务实担当、回归主业、创造价值。

四、《答陆原静书》

1、第153条:精则精,精则明,精则一,精则神,精则诚;一则精,一则明,一则神,一则诚:原非有二事也。

解读:精一之精,以理而言,是功夫;精神之精,以气而言,也是功夫,“精一”之“精神”,就是“一”,精益求精,一气呵成。

2、第154条: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

解读:良知本体是“精一”,因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精气神,所以,观人眼神面貌、眉目神态、言谈举止等,则可判断此人致良知的程度,亦可基本判断此人的德性气质。

五、《答欧阳崇一》

1、第168条: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

解读:人之所见所闻,包括所思所想,都是良知的运用,犹如一棵大树,树根是良知,树干、树枝、树叶、花果,皆由根所发,没有根,则无干、枝、叶、花、果。

2、第168条: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解读: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意思是除了良知,其他便没有什么“知”存在了,先天之知、后天之知、本体之知、运用之知,皆是一个“知”,圣人告诉我们的,就是要努力挖掘、恢复、达到、运用那个心中的“良知”。

3、第168条:大抵学问工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

解读:学问事业,专注致良知,即是惟精惟一之功夫,所见、所闻、所思、所行,皆是良知之行为,大致方向就不会走偏,即使偶尔有偏差,也能自己觉悟明白,及时调整。

六、《答聂文蔚》二

1528年(嘉靖七年)所写,应该是阳明先生最后一封书信。

“勿忘勿助”的心法功夫:孟子《公孙丑上》“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

七、《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

启示: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常:仁、信、礼、智、信。

四条核心价值观:

责任先于自由、

义务先于权利、

群体高于个人、

和谐高于冲突。

八、《教约》:青少年的学习方法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习礼、诗歌、读书、诵读的方法——因人而异、快乐就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03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12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25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874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4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1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8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3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0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50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5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89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0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09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40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57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