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手中沙
微信公众号名称:手中沙生活汇 微信公众号:ps-left
青春从来没亏待过我们,只是我们亏待了青春。文字太轻,回忆太重,请珍惜或怀恋,我们永不再复的青春。
人过四十后,阅历虽越来越丰富了,但内心念念不忘的东西反而愈加简单质朴了。
1 自修教室占座位
90年代的高校那会儿还没有普及空调,一到夏天,酷暑难耐。不仅宿舍没有,就连教室里没有,有的只会是电扇,就连电扇你也得去抢,抢什么呢,抢自修教室的座位。
在交大,像高数、英语、政治等必修课都在阶梯教室,通常是几个系的同届学生一同上,这样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你想啊,既省了教授的课时费,又让理科生有了难得的交际机会,还省了电,多好!
小课也就是那么专业课才会在小教室里上,而且这些教室也得提前预约,并不是固定的,所以并不能保证人人都有座位,特别是楼层低、环境好的教室更是抢手。抢手的原因不只是自修教室里光线好、学习气氛好,还有个主要的原因是宿舍到了夏天你总待着会特别别扭,因为那里经常在你出去打饭那会儿,就被小情侣们占了,再进去就多少显得没眼色了。更为关键的是自修教室里至少还有那么几把摇摇晃晃的吊扇为你消暑,吊扇总是顺时针地旋转,如我们停不下来的日子一样,吱吱呀呀地响,你高兴时觉得它的陪伴很有意义,你失恋烦躁时它就听上去是噪音,是嘲讽。
自修教室的座位都得提前占,如果你没有操心就有余座,那么恭喜自己吧,亲爱的,你赚到了,说不定是哪对小情侣打架玩偶像剧时让你拾了漏儿!
占座也是有技巧的,高校里的占座更是八五花八门。
一开始大家都还斯斯文文地用作业本或书占,后面,这法儿用烂了,学生们又开始发挥透明胶的作用,写张小纸条,用透明胶粘在桌子上。再后面,就有野蛮的,拿来马克笔乱写乱画,可发展到最后,就又更甚者,干脆随身备上水果刀,在桌子上刻下自己名字。恐怕他们那会儿也顾不上丑陋,达到目的才是根本。所以,如果你想洞察哪所院校学生的心里,建议留意下自修教室的课桌文化就好,那里可能还能收获些精典小段子或情诗也说不定呢。
于是乎,为了抢座位,为了享受吊扇,大家真是招数百出、尽显其能。这种乱刻乱画的行为当然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比起现在的学生就知道蹭网,他们的行为就算好得多了。至少,大家在自修教室里的时光都是在看书的,即使是那些小情侣,也是相约去学习,而不只是做些打情骂俏的勾当。
2 图书馆里享空调
后面大家发现,图书馆真是个好地方,冬暖夏凉,而且比起自修教室,图书馆更像是高档会所。图书馆的楼上还有录像厅、语音教室,也有零食和纯水、饮料卖。
可惜这样的好去处当然想占领的人就更多了,甚至有的女生急着交男朋友就是在找小马仔一样,她们的男朋友要帮她搞定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事,比如他们会求室友提前帮他们占座位等。
录像厅、语音教室都是要付费的,按小时收取,记得是1元/小时。即便是付费的,还是有很多学生愿意为这点钱换自己的自在和安宁的。毕竟那里是唯一有空调的地方,而且可以廉价看进口原版大片,既享受了,又加强了外文的视听训练,一举多得的事还是值得去做的。
闵行校区的包玉刚图书馆藏书还是相当丰富的,特别是各种语种的专业书籍都有,还有一些孤版书,这些好书学生也可以借,但需要面对面登记,借书时只需凭学生证或身份证即可,不像如今各高校都采取数字化管理这么方便。
但那时的管理有那时的好处,比如,你经常去图书馆看书的话,时间长了,自然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另外呢,还可以有机会遇见志同道合的。
这样的好事,我们姐妹怎会落下?更何况那里除了有你在市面上随处可见的畅销书外,还有我们特别喜欢的、无比精美的设计书籍。那是我最爱的,有建筑风景画册、有北欧的设计大师的专辑,还有设计领域的专业期刊,比如《平面设计》、《艺术设计》等,借阅时除了要按常规,还特被要求戴上白手套方可小心翼翼地翻阅。
借阅那些精装书需要到二层图书管理员那里压证件。二层的图书管理员有两位中年女性和一位上年纪戴老花镜的大叔。
两位女性一看就是哪位教授的夫人,总是满脸的傲气和不屑。经常在哪里不是闲聊就是专心修弄她们的指甲。你借书时看都不看你一眼。
我更喜欢那位大叔,这大叔平时表情很严肃,你借书时,他总爱从眼镜上面狠狠地盯着你一会儿,看看你,瞧瞧书,仿佛要从一些细节判断一下你的学习态度。如果他觉得你是那种分外好学的,他的嘴角就会不由自主地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如果他发现你是在消磨时光,他扫条形码时动作会有些不快,仿佛他是你家的长辈一般。
阅览室里,虽然座位并不多,但桌子很宽大,环境相当安静、舒适。如果你喜欢安宁,这里太适合了,空调没有吊扇那种让人烦躁的动静,在图书馆里,大家都很沉静,甚至你都不忍轻声咳一声,生怕惊扰到了别人。所以,同学们并不计较有无座位,常常是在寻找书籍时就已被书的内容深深吸引,哪还在意是否疲惫,大家或站或蹲或斜倚着书架,读着读着竟忘记了吃饭了,忘记了我们曾是一群吃货。
我们常常是奔着空调去,却被书吸去了魂灵似的。
“如饥似渴”、“废寝忘食”这两个成语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明白背后的吸引力是什么。
那会儿,大家没有手机可以联系,关系好的死党如果找不到人,就会去图书馆我的常去的区域寻觅。甚至,很多同学所谓的“一见钟情”也是在那里发生的。别不承认,是不是又被言中?
3 图书馆里的录像厅
我想说,大学一定得上,要上当然要上最好的。因为名校真的是占尽了最好的资源。就比方说看电影吧,一般那些大片,都有先讨好高校的学生,都在先在高校的录像厅里试放映,效果好了,口碑好了,就好推广,高校学生是影院最重要的消费群体,因为他们是未来付费的主力军。
我们上学那会儿,校园里除了欧美大片热映,“迈克·杰克逊”、“麦当娜”以及“惠仁妮·休斯顿”的MTV特别受欢迎。别看是理工院校,学生们对他们的喜欢狂热到极点。他们的MTV场场爆满,而且看完之后就立马现学现卖。宿舍的水房里、操场上,大家没事就会学着边唱边扭,快乐得忘记了南方的桑拿天似的。
所以,建议高校的学生们多去图书馆。既纳了凉,又丰富了生活,说不定还拐颜如玉或是金龟婿,何乐而不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