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说,我读过很多很多的书,与我略有过实际接触过的人估计是要笑掉大门牙。
单从外表来看,我就不该有灵魂。加之又很喜欢追那些浮华的东西,比如衣服,比如鞋包,比如bling bling的配饰,这里指一切的土豪金…
小时候,不这样的,真爱阅读。看过不少书,虽然大部分是小说。
6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读琼瑶,43本,一本不少;初中,开始接触张爱玲和三毛,教科书里的冰心早已是最瞧不上的女作家了。武侠也看,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一部都没捺下。还费了很大的劲,把金老爷子鲜为人知的一部《越女剑》也翻了出来。
大姐为她的教师职称考试准备了5-6本大部头的《中国近代作家文学作品选读》。她自己一页没翻,堆着吃灰。中二时,我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全部生生啃完。
接下来,就严重了。
《百年孤独》,《生命不可承受之轻》;苏童一系列《妻妾成群》,《红粉》;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莫言的《丰乳肥臀》;陈忠实的《白鹿原》;郁达夫的《沉沦》…还有很多记不起书名与作者的。这些全部都是在少女时期完成的。
总之,什么晦涩,什么难懂,什么阴暗,就读什么。逼格闪闪的!
没能顺理成章地成为“坐家”,而长成现在这幅没正形的废柴模样。虽然也存它因,不过,我全赖它-“这跨越了年纪的阅读”。
1
心态上,看似早熟稳重。但没有这历经的世事作底,没有这智者的诠释指引,全靠自己横冲直撞,理解都是有偏差,走的就是条偏执的路。江湖人称:走火入魔。大抵也如此吧。
那些书对曾经年少的我来说,太文学,太厚重,太深沉,以至于那时对自己未知或已知世界的感观都是黑暗又悲观的,然又与天性的纯真相左。特别特别不舒展的少女时期~
也从根本上导致了经历过世事之后,本该重温经典。也许会有更好更深刻的理解与思考吧。但终究不敢再翻,害怕会把内心深处的阴郁越扯越长。
如今更甚了,暗色早就做了底,无论怎么挣扎,心里透不进光。
所以,心智成熟后,再读心智成熟的书吧!
2
待人上,早年,我不合群,不社交。表面,文静内向;内里,心气比天高。明明也就是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乡下刚进城的丫头片子,却一副世事洞悉明了,你们皆不懂我的文艺作逼范。眼睛都长在了头顶。看人的方式无外乎2种:装逼,装逼;傻逼,傻逼。
深刻地为自己这种浅薄感到羞耻。至今仍是~
3
情感上,琼瑶阿姨教我,爱情神圣,又神圣。你爱他,什么都对,都对;亦舒师太教我,哪里还有什么爱情,要小心,小心,爱钱更踏实些。在耳边吵吵吵。还没弄清楚到底什么样才是爱呀!学校的日子就已经结束了。
能看见我心底无限地忧伤么~
在学校呀,在最好的最该谈恋爱的季节,我居然没有谈恋爱!没有谈恋爱!没有谈恋爱!想起那有着可爱小虎牙的帅哥,因一口浓厚乡音的普通话就被无情地否决了。我不是故意的,别伤~
其实,那时哪里有那么多情爱道理。小情侣不过就是手拉手一起去食堂打个饭,多带本书去图书馆帮忙占个座。可这过程,你没经历过,没感受过爱情最初的模样,就不知道合适与正确的爱情于你以后该有的样子。
天天捧着书,看别人的历经沧桑的暗黑情长,又有何意?所以,活该,你后来被渣男骗!
现在想来,爱与不爱阅读,都没关系。在什么年纪看什么样的书,没错。
尽情地去玩,去耍,走到人群当中去,让实实在在的生活教会你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更加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