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的声音:就是这种感觉

昨天,上海气温骤降到10多度。

儿子坚持要穿短裤短袖去学校,说穿长裤长袖太热,大人怎么说都不听。

好吧,听他的。

昨天放学回来,问他冷不冷,他说还行。又问他,是不是全班就他一个人穿短裤短袖,他说不是,是全校就他一个。我“哈哈”笑了,挺好,也是不错的经历。再问他第二天还穿短裤短袖吗?他说不穿了。这下他应该真的是感受到冷了,哈哈……

晚上和儿子,还有他同学到学校操场打球,遇到几个学生一起,几个男孩儿很快就玩到一块儿了。

他们现在无忧无虑的年纪,看着都觉得美好。

……

人的成长,是一个跃迁的过程,而不是渐变的过程。

在不断往前走的过程中,会突然有一天遇到一个人或碰见一件事,给自己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然后会引发自己行为上的改变。过程中会有困惑,会有迷茫,也会有痛苦,甚至是绝望,但只要持续下去,终有一天,自己会有顿悟的感觉,这时看人看事看自己,会有不同的视角。之前通过看书,或听别人分享,不怎么理解的问题,这一刻感觉自己突然懂了,世界一下子被自己打开了,过去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我经常会有这种感觉,这种感觉没法用文字完全描述下来,但自己能明显感知到。那一刻,会觉得之前走过的所有弯路、读过的书,都没有白费,都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没法用大脑去思考,去探寻其中的思维逻辑,只能凭感觉,凭内在智慧去感知,去行动。这时候,会明显觉得“思维”这东西和内在智慧相比,维度太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被自己的思维牵制住,陷入各种纠结和痛苦中,最后只能靠自己的内在智慧让自己升华,解脱。

我在15年前就接触了身心灵相关的书籍,比如《当下的力量》这本书。那时候自己会经常纠结、内耗,在偶然的机遇下我看到了这本书。当时稍稍翻了几页,就觉得这本书里有自己想找的答案。

那时候自己还在上大学,可能因为自身阅历不够的原因,书中的很多话语自己都没法深刻理解,但能感觉到它们背后的能量,我试图背下它们,但对我的影响和改变非常有限。

这本书那几年我读了好多遍,一直到现在,我都还隐约记得里面很多经典的、很有灵性的话语。

这么多年过去了,再回想当时看这本书的情景,还是觉得自己更多的是试图用“思维”去思考和理解这本书的内容,并没有用“内在智慧”。但如何开启“内在智慧”呢?自己当时是困惑的,虽然一些道理也懂,但那层窗户纸怎么都捅不破。直到出来社会这么多年,自己一直关注内在修行,阅历积累越来越多,个人思考也在持续。当有一天,所有积累汇在一起,达到一定量时,感觉终于把那层窗户纸捅破了。

真的不再追求思考了,完完全全凭感觉,把一切都交给内在智慧,而不是自己大脑的思维。

因为深刻意识到思维这东西是有局限的,很多问题,你思考得越深,陷得就越深。思维一直在找确定性的答案,但确定性不可能存在,就意味着痛苦是必然的。

痛苦多了,就痛定思痛一定要去改变。如何改变?可以从静静的、缓慢的深呼吸开始,把一切都交给自己的内在智慧,不去思考,不去纠结,全然接受当下发生的一切,不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都全然接受、臣服。这时,自己会感受到深深的宁静,从缓慢深呼吸的那一刻,自己就进入了当下、临在的状态。

这时,虽然现实中依然会有很多问题等着自己去处理,但已经没有以往的焦虑、恐惧、担忧,有的只是平静,喜悦,感恩。

也不去思考这个过程是怎样形成的,一旦开始思考,就会把主动权又交给思维了。

就是径直去行动,去感受,全然地做事情,好好爱自己,超越所有思维、观念上的束缚,好好活在当下。

这时,感受到的就是通透,喜悦和平静,每天都是美好和幸福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