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火焚心:她亲手点燃了自己的末路

小区楼下的商业街,突然传来两个女人的打斗与叫骂声,只见一个着牛仔裤与着粉色裙的女人在地上纠缠起来,你来我往,而旁边正站着一个

一个长得健壮,气质有点儒雅的中年男人,冷眼旁观着,似乎这里的一切与他无关似的。

突然前方有一声破空的叫喊声传来,中年男人远远望去,眼神一下子就收紧,然后他迅速地把牛仔女推开,拽起粉裙女就跑,两人似乎商量好

似,走到电动车旁,嗖的一下就骑远了。

躺在地上的牛仔女见此情景,爬起来,边跑边怒斥道 :“你这个贱人,别跑。”

正要追赶时,突然她的手被后面的一个短发阿姨抓住,牛仔女正要挣脱时,短发阿姨尖利刺耳的声音传来:“那个畜生,去哪里?”

牛仔女这才停下来转过头来,短发阿姨这放下手来,用嘶哑的吼声道:“那个畜生和贱人去哪里了?”

而牛仔女再次回头时,看了一眼电动车消失的方向,眼神带着绝望,突然带着撕心裂肺哭道:“他不要这个家了!”说完便哭着迅速地离开了。

而人群中有人认出了这位短发阿姨,笑道:张姨啊,你来晚了,你儿子早就跟那个小三跑了“。

然后绘声绘色描述刚才打斗的场面,丝毫不顾及很多人在场,让一向爱面子的张姨脸瞬间死灰般的惨白,步履沉重地回家。

一到家,老伴老王正悠哉乐哉地看电视,突然心中顿感无名火,大声吼道:“你就知道看电视,什么都不管。“

说完怒气冲冲地跑到电视旁,把电视关了。

正在兴头的老王,一阵莫名其妙。冷冷地瞥了张姨一眼,痴笑道:“你这又是哪根筋搭错了,要不要去看一下?“

说完还指指自己的头,脸色难看地拉开门“嘭”的一声,关门出去了。

张姨望着紧闭的门,瘫坐在地上,泪水夺眶而出。

她想起很多年前,这个家本来是很幸福的,有二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女相继结婚后,都在城市买了房子,而自己以前也是从农村一路走出来

的,与老伴跑过运输,摆过摊,后来和儿子一家开了好几年的餐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可天有不测风云,老伴后来出车祸了,腿脚就不便了,身体也变差了。

而儿子王程从小没吃过多少苦,炒菜又太辛苦了,不想干,刚好他的二舅舅那几年在包工地,思索再三,

后来就把经营几年的餐馆转让出去了。

就这样儿子就跟舅舅在工地上学了几年,后来她儿子也开始自己接工地请人干,几年后竟然也小有成绩。

两夫妻很高兴,张姨尤其高兴,她的心血全部押在这个儿子身上,所以从小她就对儿子管教很严,儿子也乖巧,对她的话基本言听计从,就连

娶媳妇都是她挑选的,尽管儿子当时并不是很乐意。

原本以为就这样能顺利过一辈子,甚至心中还计划过几年回乡下生活,尽管在城市也买了房,但毕竟不如乡下舒服。


转眼快到年关了,下班后,张姨的二弟突然到访,二弟告诉他,王程在外面找了一个女人。

张姨一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只见弟弟继续告诉她更惊人的消息,王程欠他十多万元,他说给了外甥媳妇(王程的老婆)。现在年关了,

这些钱是发工资用的。叫张姨问问媳妇的钱?

张姨顿感脸面尽失,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怒,当即打电话给他儿子,打了几次没人接。

后面又打电话给儿媳妇,过了很久,儿媳妇李雪带着睡意的声音传来:“喂。”

张姨看了一下手机的时间,才九点多,心中怒火在翻腾,声音陡然拔高道:“王程在哪里,叫他接电话。”

那边睡意朦胧的李雪被这高亢的声音,顿时惊醒了。再次拿起手机一看,是自己的婆婆。

她嘴角讥笑道 :“妈,这么晚打电话有事?”

张姨听儿媳的声音恢复正常,也不纠结她的语气了,她想听听儿媳妇是怎么解释的。

她于是把二弟的原话告诉她,只是隐瞒儿子在外有女人的事。

李雪听后矢口否认这件事,还说要张姨等王程回来对质。张姨听后一愣,想想也对。

她现在也不好说媳妇什么,只是让媳妇多管管王程,别一天到晚呆在家里,什么事都不管。

张姨挂完电话,迟迟没打通王程的电话,她询问老伴的意见,老伴说看看儿子明天怎么说?她心想说了等于没说。

想起嫁过来这么多年,家里的大小事都是她管理,刚开始老公还管点事,到后来就是她随怎么办就怎么办。

如今出这么大事,现在连个商量的人也没有,她真是心理难受极了。打电话给两个女儿,女儿们都叫她当面找弟弟谈。

这两个女儿从小不太重视,也跟她不太亲近。

就这样张姨整晚都没睡好,天刚蒙蒙亮,就走路去儿子家。儿子家与她租的房子是同一个小区,

当初买房不是很大,后来孙子到了上小学时,他们两口就在同小区租了一间房子。

去年儿子还说这两年赚了钱,买套大的房子给父母住,这话当时听真是欣慰。可想想昨天之事,唉,她心理七上八下的。

她拿了钥匙开了门,进屋,看看客厅,虽不是乱七八糟的,但一看就是几日没收拾。再看了看紧闭两间房间,

他想孙子现在在高中寄宿,这两天不是周末,怎么昨晚回来了吗?

于是她压抑着自己的怒气,直到八点多,才见一个房门打开,她一见是李雪,四目相对,都没说话,

至到李雪上厕所回来,正要回房时,张姨再也受不了媳妇这种赤裸裸的无视。

她怒斥道:“李雪,怎么说我也是你婆婆。“说完,她也不管李雪的反应,直接冲进房间,想把儿子叫醒,解释一下昨日的事情。

她正想喊:”王。。。。。。“

可后面那句话,卡在喉咙。因为床上没有人。

突然她的内心感到一阵的失落,和恐惧,正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妈”

张姨突然眼眶湿润,转过身来,果然是儿子。

她没有当场哭泣 ,而是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内心激动,

带着一贯特有的高姿态口吻道:“王程,昨晚打你这么多的电话怎么没接啊?“

她看了一下李雪,而李雪正在看着王程。她顺着目光看到王程嘴唇紧抿,眼神躲闪,一言不发。

她想这样是问不出什么的。最后她直接把二弟话告诉他们两口子,结果引来李雪的一阵讥笑。

张姨问她笑什么,李雪用嘲讽的眼神看了一眼王程,又看了一眼满脸疑惑的张姨,

直接道:“妈,虽然我读书不多,但也知道各打五十大板的道理。舅舅没告诉你,王程又找了一个新欢吗?“

这番话说得张姨脸一阵青一阵白。原来她只以为媳妇性格内向,真是深藏不露,小瞧了她。

就这样棋逢对手的两个女人相互指责起来了,杂乱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屋子,站在一旁观战的王程, 僵直地立在那里,眉头深锁,

脸上现出无奈而悲戚的神情,突然他用力地拉出门锁,“嘭”的一声,甩门出去了。屋中突然安静了几秒,随后儿媳突然抱头痛哭起来。

张姨原本指责媳妇的话,再也说不下去了。她想同为女人,她能深刻感受到男人无视女人的那种无力感。

在随后几年内,家里一直是动荡不安,更可怕在后面,疫情带来房地产的动荡,包工地不但活越来越少,而且工程款不好收回。

到后面王程不但很多款没收到,而且也没多少活承包,还欠一些亲朋好友的债,还不包括银行的债。

而这些债,大家找不到王程时,亲朋好友打电话给他媳妇和她,而李雪总在亲朋好友面前卖惨,

说王程钱全部在小三身上,她一个孤儿寡母怎么活?张姨是知道李雪一定是把那十几万存起来了,

但想想孙子的处境,大学每年的学费也是一笔大数额,而那个从小对自己百依百顺的逆子,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早就不管家里每个人的死活。张姨曾经打电话怒骂儿子为什么这样对自己?

王程回怼张姨,他的人生是座牢笼,一直被人控制着,不管是没结婚,还是结婚。

想到这儿,瘫坐在地上的张姨心痛到极点,正如此刻寒冬的地板冰凉刺骨,都说:养儿防老。

如今看来是个笑话。她再望了一眼紧闭的大门,她想不能这样了,儿子靠不住,而老公也是无情的,还得靠自己。

自己已经快六十岁,还能干几年,多存点钱为自己打算。想到这里,她爬起来,擦干眼泪,洗漱了一下。就背包出去上班了。

她在一家快餐店做配菜,原本餐馆是不要这么大年纪的切配员,但老板是个好说话的,刚好急招人,

加上张姨有一手好刀工,又勤快,老板很快重用她。自从儿子出走后,她一直都在这里干。

但今年生意比往年差很多,工地少,附近公司职工也少了很多,而线上外卖竞争大,平台这几年抽点也高。

看今年老板的脸色,就知道今年的生意不好做。

她想老板应该是要裁员的。她那个店加老板是八个人,她估算老板至少要裁掉三个人。而她在这个店,年龄是最大的,

她想以她这个年纪是不好找高工资的工作。

而她如今急需钱的时候,她想熬过这几年,找不到好事,就去小区扫地算了。

但如今扫地的工资不仅低,而且经常不准时发工资,她内心是焦虑无比,想想这么多年的沉浮,如今混到这样,真是悲催啊!

她带着沉重的心情到餐厅上班,突然厨师李华向她打招呼:“张姨不是请假吗?”

张姨勉强笑道:“家里没什么事,所以来上班了。”

过了一会儿,李华看了看身边没有人,悄悄地跟她耳语,下个月要裁员了。

张姨拿刀的手,突然一颤,她没想到这么快,离下个月,还不到十天。

她稳了稳心绪,低声问李华怎么知道,李华告诉他,他听到老板接电话,好像老板娘那边开的店关了,

老板娘也要过来,然后他在面前露出四根指头。

张姨不敢相信地瞪大眼睛,而李华还指了自己与张姨,张姨的手最终泄了气一般,手无力地垂下来。

张姨原本以为晚上老板会宣布裁员的名单,没想到,老板没说什么,她想可能老板会一个个谈话吧。

结果下班前,老板仍旧没开口。

原本张姨想认命的,可没想到,意外发生了。

与她一起配菜,还有一个约四十岁左右中年女人蒋英,切菜也一流的,就是有点粗心,那天配错菜,老板说了她一下。

张姨留意到,这两天前台两个服务员没来,她心一紧。果然老板安排她们两人轮流,要到前台去帮忙打菜,收银。

她想既然是这样,肯定有一个要留在前面作收银员,而收银员的工资足足比配菜工资少了三分之一。

到了第二天下午下班的时候,老板说昨天晚上是谁收的钱,蒋英站了出来,因为最近这几天,是她们两人轮流上下午收银。

老板说你不知道有张假钞吗?你没用机器过吗?

后来下班前,老板说由于生意不好,要裁2个人,他没点名,只是说微信通知。

第二天张姨被裁了,老板信息是这样说:张姨,本来我是最看中你,不论是你的从业经验,还是你身上奋勇向前那股劲,

让我这个晚辈很是钦佩,在这个年纪能有这个冲劲,很值得我学习。但很可惜,你没有守住那颗的初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