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情绪化的人吗?你喜欢自己这一点吗?
你身边有情绪化的朋友吗?你喜欢他们吗?
我自己就是比较情绪化的人,所以深知情绪上来了是怎样的。
我会大部分时候很淡定,处事不惊,但突然恼羞成怒,像豪猪一样肆意乱撞。
我也可以因为场合需要跟任何人聊得来,但又突然把自己封闭起来,谁都不理。
我的情绪来得快,猛烈,却又毫无征兆,而且常连累到身边的人被压抑所笼罩。
我不喜欢自己这一点,自己过于敏感、情绪化,使我太在于别人的想法和看法。可能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我就会反复思考会不会自己哪儿做的不好,这给我增加了太多的情绪负担,常常围着别人转,因别人喜而喜,因别人忧而忧。真的活得太累了。
我身边也有常常情绪化的朋友,我深感相处之中的压力和心累,关系如履薄冰,很难轻松舒服地真实做自己。因为我需要顾及自己言语给对方的影响。
所以,我不想让窝窝成为敏感、情绪化的人,这样的性格让自己累,让别人也累。不过敏感这种性格特点是受先天生物因素和后天成长环境共同造就的。很多孩子天生就敏感,窝窝很不幸遗传了我这一点。
她特别容易估计到身边人的感受,比如我因为一些事情心情不好,不到两岁的她会拿着她的玩具过来哄我,逗我开心;如果我和杨先生因为一些事情争论声音过来,她赶紧跑过去抱着爸爸亲;如果我们随意谈了什么事情,比如回老家几天,或者杨先生要出差啊之类的,她便刻意不睡觉,熬到很晚。这都是她敏感的苗头。
其实,天生敏感本不是缺点,因为敏感的孩子容易照顾到他人,心思细腻,如果能够把敏感的情绪恰到好处地掌控好,这反而会成为孩子的先天优点。但是如果掌控不好,那孩子很可能成为受挫能力低、敏感多疑不讨人喜欢,严重影响到自身的发展。
情绪掌控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很多情绪敏感的人之所以觉得这是自己性格的缺陷,主要在于自己没有好的情绪控制力。
我们这代人的童年真的是连滚带爬中过来的,我们的父母努力为了生计而生活,没有时间照顾我们的情绪和需求,在父母眼里,只要我们吃饱、穿暖,健康长大就够了,所以在我们哇哇哭求关注时,好点的父母会赶紧用奶堵住嘴巴,或用玩具转移注意力;差点的父母,就任你哭,哭累了你自己就不哭了;再差点的父母,甚至会威逼利诱,吓唬你赶紧住嘴,不然就被狼给叼走了。
他们不明白情绪管理还需要教给孩子,因为他们自己的情绪也是忍者或者回避。这样长大的我们会觉得自己的感受是坏的、不好的,你的潜意识中便会对自己的感受加以排斥,管它具体是什么,一概不接纳,不去理。
对于情绪,我们生来能够体验,但却需要后天学习控制。没有人教,我们只能自己学,从身边的父母、亲人身上学。可惜,他们也是门外汉,他们只会情绪化反应或情绪化回避。于是,当我们自身有情绪困扰时,也只会用从父母那里学习来的方式:情绪化反应或情绪化回避。
如果你的父母是情绪化反应的习惯用户,你可能会学习父母对你的“反应过激”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习惯性情绪化反应,并在生活中运用日渐熟练,让自己成为情绪化反应的惯犯;
如果你的父母是情绪化回避的习惯用户,你可能会学习父母对你的“反应回避”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习惯性情绪化回避,并在生活中运用日渐熟练,让自己成为情绪化回避的惯犯。
当然,也有很多人是情绪化反应和情绪化回避的选择性使用者。比如跟伴侣吵架时,可能会过激回应,当下失去理智,大吵大闹,根本不考虑后果。虽然过后会后悔和愧疚,也反省自己,暗自下决心下次千万不要冲动,冲动是魔鬼,可当情绪上来时,丝毫控制不去自己;但在职场中,他们又会选择情绪化回避,为了避免冲突,便忽视或压抑自己的情绪。这样不直面、不处理、尽量压抑、假装安好的处理方式很容易让自己憋出内伤,最终爆发或出现身体疾病。
不管怎么选择,这两种损人不利已的情绪解决办法只会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样长大的我们,无法正确辨别情绪,更别提情绪掌控能力了。
而如果我们不去有意识地改变,那我们的孩子也会变得不会正确辨别情绪,自然情绪掌控能力也不会高。
我从小没有获得父母关于情绪控制能力的教育,对于窝窝这点,我尤其重视。
教孩子辨认情绪,从给情绪命名开始
情绪有很多种,有喜悦、快乐、高兴、悲伤、抑郁、难过、愤怒,等等。不同的情绪会引起不一样的身体感觉,也需要不同的解决办法。
比如难过时,我们需要安慰;愤怒时,我们需要解决问题;快乐时,我们需要分享……我们需要准确鉴别出孩子的情绪是哪一种,并帮助他认识到这种情绪叫什么。
虽然我们生来就可以体验不同的情绪,但是对情绪的命名和辨认,是需要后天学习的。我们的父母会教我们穿衣、吃饭、写字、礼貌,但却很少能意识到连情绪命名、识别、解决都是需要教的。
当小宝宝哭了,父母想要马上解决的就是:停止哭。于是为了实现这点,他们会喂奶来抚慰,会用玩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会用好吃好玩的诱惑孩子听话,甚至用恐吓吓唬孩子闭嘴。
人最擅长表达的是愤怒,也常常把其他的情绪等同于愤怒,小孩子也一样。比如,小孩子明明是因为丢了玩具伤心,需要安慰;但如果我们不能准确鉴别他的哭闹,他会因为大人的漠视或不理解而生气,进而哭闹。如果家长不能及时觉察到他情绪的变化,他会把丢了玩具引起的情绪误以为是愤怒,会把因为爸妈离开自己的焦虑误以为是愤怒,会把自己因为得不到想要物品的遗憾误以为是愤怒,进而导致过激的行为。这也是很多孩子行为容易烦躁、失控的原因。
所以,家长在跟孩子的互动中,要细心察觉孩子情绪的变化,并引导孩子学会正确识别自己的情绪。
窝窝在她10个多月时,有次互动中,我故意装作生气了,并做了一个胸前抱臂的动作,说:我生气了。她学会了。此后只要是心情不好,都是胸前抱臂,还学我说:生气。后来会说句子后,这个动作运用地越发熟练,并拉达着脸说:我生气了。
她常常因为自己玩魔方垒不好,或者想玩的玩具找不到了,而乱发脾气,乱扔东西。并做这个动作,随口说:我生气了。
她也会因为小弟弟来家里玩她的玩具,上去推到弟弟,然后说:我生气了,表现出生气的姿势。
其实,很多时候她并不知道自己当下的情绪究竟是什么情绪。但是她从我这里只学会了“愤怒”这个情绪词汇,然后运用到自己感觉不舒服的任何场合中。
无法准确辨认情绪,就无法把握对引起自己情绪的起源,自然没办法正确管理情绪、疏通能量。
后来,我引导她学习识别自己的情绪,刻意在交流中多使用一些情绪词汇,让她的词汇丰富起来。比如,她因为玩具没找到,说生气时,我会赶紧纠正:
宝宝,你现在是因为玩具找不到所以感觉不好吗?我想你是难过了,不是生气,对不对。找到玩具,我们就好了对吗?
当买了新的玩具她特别欢喜时,我也会赶紧给她上课:宝宝你喜欢这个玩具吗?是不是有了新玩具特别开心啊。我们一起大笑。哈哈哈。
孩子学习能力特别地快,她在1岁11个月左右就已经会用“我好喜欢”“我好开心”“我生气”等词汇准备表达自己了。
引导孩子找到情绪的根源
在对孩子的回应中,父母可以先猜测孩子的情绪,并带孩子确认是什么情绪,进而带孩子一起寻找导致情绪发生的原因,最后行动起来解决问题,疏解情绪。
比如最常见的家里来小朋友做客,小孩子因为自己玩具被拿去玩不开心了,这其实并不是成人所谓的“自私”,只是孩子觉得自己的领域被侵犯了,所以有些紧张和焦虑。这时,如果不加以引导,孩子可能会出现攻击性的行为,把焦虑误以为是愤怒。
家长最恰当的做法应该是抱起孩子来,远离其他小朋友,让她冷静下,然后确认情绪——
“宝宝,你是不是因为小朋友玩你的玩具,你不舒服了,有点着急啊。”
下一步,带孩子区别自己的感受,避免自责和内疚——
“宝宝,你这样的情绪是正常的,你很喜欢小朋友,但是不喜欢他不经过允许动你的玩具是吗?”
最后,教孩子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根源——
“如果觉得不舒服,你可以直接告诉他别玩这个,或者你选择一个玩具给他玩,但是不可以打他推他。”
家长应该给孩子行为的建议,但是不要强迫孩子。
跟孩子的沟通中避免使用批判性语言
如果家长常使用批判性语言,孩子也会觉醒对这类语言的吸收和消化,长大成为一个小“愤青”。要知道,自我评判是因多年饱受他人评判所造成的负面标签。常常听“太自私了”“不懂得分享”“真是不听话”“没良心”这种负面评价的小孩,会把这些标签内化,逐渐形成自我评判。
跟孩子沟通时,真实表达自己的期望,并把评判作为目的表达出来。比如,希望孩子眼里有他人,在孩子不分享时,不要说“太没良心了,都不想着我”,这种表达只是在评价孩子,但并没表达出自己的真实目的。换成“妈妈也好想尝一下哦。”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需要,并不带评判地给予建议。如果不能当下满足孩子的真实需要,就真诚地给予解释。比如下班要着急回家做饭,但孩子却磨磨蹭蹭想和同伴玩不愿意回家。这时的你,很可能会说:“整天磨磨唧唧,能不能快点。”同样的意思,换个表达会可以避免批判:你还想跟小朋友玩会吗?可妈妈要着急回家做饭,又不放心你自己在外面玩,我们先回家,等吃过饭再出来玩好吗?
我们在成长中很善于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带着面具生活,这使得我们很少可以直面自己的需要。在面对孩子时,诚实一点吧。
教孩子向内寻找发展的动力
如果孩子能学会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较,他会越来越满意于自己;如果孩子只懂得把自己与外人比较,那他只会越发自卑,无法建立起自信。
一个满意于自己、接纳自己的人,是最不容易情绪化的。如果孩子只能从跟别人的比较中找到动力,那么他会因为比别人胖,比别人玩具少,比别人成绩不好,甚至自己爸妈比其他小朋友的爸妈开的车差而难过、伤心、自卑;反之,如果他的眼里可以看见自己,接纳自己,那他会满意于自己,并有动力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
想要孩子欣赏自己,家长首先要欣赏孩子。你的眼里有孩子,只有孩子,没有对他人的羡慕嫉妒恨,你的孩子眼中才会看见自己。
我听过最美的情话是窝窝的情话,一天,窝窝趴在我的腿上,看着我,静默了一会,突然说:妈妈的眼睛里有个宝宝。这边有一个,这边有一个。
而我希望在今后的一生中,我的眼里都能看见她。
以身作则,不在孩子面前打嘴仗
我们可以关注自己的嘴,却无法封住别人的嘴。对孩子而言,家长都是他们成长中最最重要的重要他人。如果夫妻二人的常规沟通模式就是拌嘴、互怼、揭短,孩子很难成为一个不带评判性的人。
都说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修行。家长如果能够在养育孩子中学习着少些对孩子的评判,少些对爱人的评判,少些对他人的评判,孩子也会潜移默化家长的积极面。
所以,当爱人做得不如意、孩子做的不如意时,你要时刻觉察自己的言行,是不是在批判对方。如果是,抓紧闭嘴,压抑住想要唾沫星子满天飞的冲动,专注于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和想要表达的想法,优雅而真诚地表达出来。
当窝窝1岁10个多月,开始能够表达一整句话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小家伙一下子就长大了,她开始懂得如何讨好别人,如何讨价还价,如何夸赞别人,如何达到自己的需要。或许她性格中的敏感有一些成分是先天的,但我想家庭文化也给了她不少的影响。
从这时起,我才开始学习对她情绪的管理,自己和身边人沟通方式的改变。我发现,当自己变得减少对杨先生的评判后,他更顺眼了。
我想,他本身并没有变,只是我眼中的他改变了。那么,窝窝眼里的我们,是不是也更加合格了?我想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