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第293天 2020.10.20
【用时】30分钟
《一封信》这节课中彭老师写到:有些孩子,喜欢第一封信,有些孩子也会喜欢第二封信,用成人,用老师的视角来看应该会更喜欢第二封信的内容,因为它传递了温暖,幸福。而第一封信,读后会让爸爸觉得很担心孩子,心里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今天在班级进行实践,果真如此,袁一说:她更喜欢第二封信,因为它说的更加完整。爸爸知道了我们要去看电影还有我很想他。
而韩依辰同学喜欢第一封信,因为她觉得,第一封信写出了家里的真实情况。比如没人逗我玩了,电灯坏了,也没人修了。家里显得冷清了,确实如此。
于是,让孩子回家打电话给自己的爸爸,去验证两封信会给爸爸带来什么样的不同感受。
我家孩子爸爸也是常年不在家,我让儿子打电话,把两封信的内容读给他听,问他的感受。他觉得两封信都让他觉得很沉重。两封信他都喜欢,难道是因为自己孩子写的?
其实,不管如何,孩子只要表述出自己的理由都可以。明天课上继续分享给爸爸打电话的感受和今天的作业:写给爸爸的信,期待中。
学了《一封信》让孩子仿写,这是我读的这本书里没有设计的一个环节。为什么这样设计的,原因有二:
1.因为本课的主题是一封信,表现写信的孩子的内心。我们的孩子如她一般大小,也许孩子生活中也会有类似情结吧。
2.我班孩子很多都是农村转来的,或者城郊的,父母不在家的为数不少,得占到班级比例的差不多百分之七十多。很贴近孩子的生活。
3.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中有个应用文写作就是写留言条。要特别注意留言条的格式。和写信的格式基本没多大差别,甚至我看到的就是一样的。所以,在此课设置个练笔是非常巧妙的,可以提前铺垫一下。
批阅时,孩子的作业惊艳了我,感动着我。字字发自内心,篇篇流露真情。
我们的孩子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有的表现出关心,有的是思念,有的怀念爸爸做的饭的味道,有的想和爸爸一起玩,有的想让爸爸早点回来,有的是劝告爸爸不喝酒,不吸烟,有的是给爸爸吐槽作业多,我们的爸爸们听了是何心情呢?
作业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