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一定要在书本上,录口供也可以教育。」
1.
我们看警匪片,最后警察总是对帅哥美女说:“麻烦你们跟我们回去录个口供。”
于是,跟着警方去了冰冷冷的侦讯室,看到侦讯员犀利的眼神,仿佛说错一句话就有灭顶之灾。
我们讨厌被这样子对待,像个犯人一样。
可是我坚持,这样是为了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纳尼?
怎么会这样子?
没错,你没有听错。这样是为了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2.
说说我表弟,他也是我的潜在学生,这次经历带来的教育意义,让他终身受益。
一次心急火燎的对话中,表弟告诉我他和自己8年的女友(从小学开始就是青梅竹马),竟然要分手,而且和他干了一架,把他脸都打淤青了。我觉得很莫名奇妙,便找来了我表弟本人,准备像审问犯人一样,录取孩子的口供。
在准备录口供之前,我做了3个准备:
(1)找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脾气太暴躁的人,一听到与自己截然相反的想法,就龙颜大怒,谁还敢说真话呢?
像这种该学习的年纪,却在谈恋爱是很多父母所不忍的行为,犯了第一宗罪;又有肢体冲撞——暴力冲突升级,更是犯了第二宗罪;女的先动手,男生的英雄气概都被泯灭了,可谓丢脸,谓之第三宗罪。
三宗罪呀!父母怎会轻饶?不是干煸鱿鱼,就是红烧笋子般待遇。过后,孩子除了生闷气、躲起来伤心更或闹情绪离家出走,绝不会对家长吐露真心。他们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
我很荣幸充当了这个情绪稳定的角色。
(2)询问详细的口供内容
口供内容:时间、地点、被怎么打、打人的是谁、第一个动手的是谁、还有没有其他受害者、孩子有没有还手,有没有使用武器或者物品,有没有老师或者同学发现或者围观,打架的原因等。
只有问当事人才能还原事情的真相。如果直接找转述者,添油加醋会让事情颠倒黑白。
(3)亲手笔录
亲笔带来的仪式感,会让孩子更重视这次谈话,仿佛找到了靠山,就会吐露衷肠。找到真相才有利于孩子解决冲突。
于是,我和孩子的谈话相当的顺利,他也对我推心置腹,眼神真挚而且没有丝毫隐瞒。
孩子的口供是:上周在学校,被女朋友打;第一个动手的是女朋友;当时还有个哥们儿叫小杨,本来准备去劝架,结果也被打;没有用什么武器,只用手打的;卖红豆饼的大妈看到了; 原因是那个女孩想转学,读遵义最好的四中,和在一中的表弟分开,表弟不愿意,万般请求,结果没用,女孩还打了他。
3.
文字是回顾与分析最全的方式。
顺着他的口供,我找到了小杨和卖红豆饼的大妈。
在和小杨对话中,我知道了我表弟从小就很宠爱自己的女朋友,他们几乎所有吵架都是因为女方的坏脾气,容不得表弟他任何的不将就。
我突然想到以前给小表弟上课,他说过每次都很将就他女朋友,怕失去她,所以一直都很委曲求全,不愿意伤害她。
小杨继续道,那女孩上学放学都是老爸的专车接送,而且经常看到表弟买哈根达斯冰淇淋给她。学生党,买哈根达斯!还经常!这样会不会太奢侈,我想。
卖红豆饼的大妈也坦言道,那个女孩一看就是娇生惯养的野蛮女,打扮得很乖巧,而且每次来买红豆饼都不太礼貌,看到人多了还不耐烦,不由分说地骂街。这次是她主动打的表弟。
我把小杨和卖红豆饼的大妈的话的记录都补充在我的口供里,并记下了他们的联络方式。人证物证都在,容不得那女孩子狡辩了。
4.
最后,拿着这份口供作“要挟”,表弟的女朋友道了歉。至于他们怎么样了,我只是负责保护表弟,其余的他们自己处理比较好,不过听说表弟现在有了新女友,我也只有呵呵了。
5.
这份口供带来了现实意义:
保护伞。
如果这次的暴力冲突,造成了我表弟身体上的伤害,那么口供上的一切就是最好的保护伞。如果严重的话,他甚至可以寻找法律途径索赔.........
以后的他,好像越来越喜欢做笔记了.......
我们请记住吧:
说过的话稍纵即逝,唯有记录下来的东西才能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