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父母都在农村,没有存款,没有退休金,但是父亲一直有做点零活,基本生活上是没问题的。恰好去年十二月,同事的父亲突然脑部出现血栓,压迫神经系统导致半边身子麻痹而住院,这一下让同事的焦虑爆炸式增长。
当人老了或者病了自己没有能力赚钱的时候,伸手问子女要钱其实是一件特别难说出口的事。而当自己收入也不高的时候就难上加难。
如果父母没有养老金,收入和储蓄都比较好的情况下,只要不乱投资,晚年的养老资金还是可以有相对稳定持续的保障的。但父母要是没有养老金也没有收入储蓄几乎没有,要是再碰上生病就需要子女来养老了,有很多人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这个时候自己子女赚钱能力可以的话还是能够支撑一段日子。
现阶段我们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少,还要房贷车贷等等其实普通工薪族还是不能够长期承担起父母的晚年的,如果是独生子女压力就更大了,那么我们尽可能的能够让父母能够安度晚年应该怎么做呢?
1:父母养老成本多少?未来生活想要达到哪一个程度,还有一些不可预测的突发疾病旅游等等都需要用到钱。这些我们都需要考虑在内。
2:如果父母还没有到退休年龄尽可能的去补齐养老保险,这样父母退休后就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
3:清点一下父母的储蓄和资产,预算一下每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储蓄少的话可以从现在开始设一个储蓄账户,每个月给父母存入一笔钱。
生活的底气来自于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而不仅仅是一笔存款,这样每个月至少现金流会更多一些。综上总结我们大致可以着呢规划父母的养老金。
01:新农合等政府统筹的养老金
同事的父亲,在生病之后系统的了解一下新农合,发现收费不高但报销比例都还不错算是政府给没有医保的农民福利了,还有农村的大病医疗等等也是挺实惠的。
新农合这个是没有年龄限制的,这样一来拥有一个基础的保障,是一年一交且没有等待期,以前的医保是有等待期的,所谓等待期就是防止有的人在生病的时候才去参加医保,这种行为是在钻医保的空子,所以就设置了一个时间来限制这些人的行为,设置等待期是用来保障医保基金不被滥用。
如果满足这些情况还可以免保费,这个福利相当亲民爱民了:
①建档立卡贫困群体;
②丧失劳动力的低收入者。
02:商业保险
父母年龄比较大了,很多保险已经不能投保。建议投一下消费性的百万医疗保险,防癌险和个人意外险就可以了。年龄越大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也越大,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给老人配置上。意外险的话比如滑到骨折;如果发生重大的意外伤害造成残疾的,可以获得一笔赔偿金,用于以后的生活。
保险的门道很多,投保之前自己一定要好好调研一番,最好找专业的人咨询一下。没有保障或者是保障不齐全的父母,其实是把风险转嫁给了子女,子女是他们最大的保障。所以还是提前规划比较好,这样压力会减少很多。
03:储蓄和投资
年纪大的人都喜欢储蓄,那尽可能的我们帮父母每个月存下一笔钱,这个钱不需要太多尽自己能力就好,这个储蓄越早开始越好。
举个例子在我们工作之后每个月给没有退休金的父母存500,这个时候父母的年纪其实不算大,再不生病的情况下是可以做些工作养活自己的。比如农村的话可以种点田地,养些鸡鸭什么的,自给自足总是够的。如果种的多还可以上集市卖,这样也有点收入。
如果每个月把这个500拿来买基金的话,10年之后再拿出来花也会有不错的收益。如下图:毕业后每个月定投500,以沪深300为例,10年就拥有13万了,这个时候父母基本65-70之间,那么每个月就可以有更多的钱拿来零花了。
每月或者每周固定往里面存钱,月复利或者日复利,10年,15年后,也是比较可观的,到时候可以每月让父母取,有疾病可以应急。投资的方式各异,收益和风险并存而且高风险并不一定有高收益。老年人的养老金,不能刻意追求更高的收益。稳健为主,挣点收益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