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如何避免粗心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学生状态起伏不定,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是学生的粗心。二轮考试完,一对答案,班里就传来一阵阵哎呀啊呀的懊悔声,自己本来能做对的就是因为粗心马虎做错了,这比不会做还令人难受,因为会做的题就像是自己的东西,让人给偷走了,不会做的题反而觉得这压根不是自己的,丢了也无所谓。
作为老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好像就是一句话:做题的时候要细心啊!而且说的时候还要说出来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可实际上,在真实场景下,学生做着做着就忘记了这个最应该注意的问题,直到考完才会瞬间意识到:对,又忘记细心了。老师又有苦口婆心说那句话的机会了。
那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最近在得到专栏跟李笑来老师学到了一种好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那就是培养学生只字不差阅读的能力!
现在在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在考试当中,时间很紧,很多学生拿过题来用眼睛像机枪一样扫射一遍,一目十行,题没看明白,就直接开始做,还美其名曰节省时间。最后的结果是:解了很长时间的一个题就在一个地方卡住了,算了一遍又一遍,都正确啊,不知道问题所在,直到某一刻,一抬头,发现原来题目还告诉了一个条件啊,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题是这么简单!但时间已经浪费过去了就像我们遇到一条水流湍急的河,先不去看看河上是否有桥,直接就要过,不让水冲去才怪。
如果学生能够有只字不差阅读的习惯,根本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在只字不差的阅读当中就注意到了桥在哪里!
所以只字不差的阅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也是以后终身学习的基础,可现状是学生直接就不具备这个能力,为什么呢?
其实,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具有这个最基础的能力了,想想自己小时候捧着心爱的画报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任何东西都舍不得跳过,可越长越大,这个能力反而丧失了。原因正是我们的教育把我们只字不差阅读的能力给阉割了。随着我们识字的增多,只字不差于都对我们来说太简单了,就像吃饭走路一样,简单到可以忽略。所以我们学语文,老师强调的不是字而是文章的思想感情,不再教学生如何阅读,认为这是人人都会的,可正是人人都会的底层设计决定了人的差距。就像学习打乒乓球,刚开始不练基本动作就直接上大招,短期见效,后期遇到一个瓶颈就过不去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更加强调速度,人人都想走捷径,老师想,学生也想。为了迎合大家,网上就出现了很多快速阅读的方法,有一段时间,我也痴迷过,并且做了一些研究。快速阅读的第一阶段是用手指快速一行行滑动,眼睛跟着手指走;第二阶段是眼睛一目十行。第三个阶段是眼睛一眼扫一页。我实践了三天,实在是学不了,用眼睛跟着手指滑动了一页之后,脑袋空空,什么都没有收获。当时还以为是我修炼不够,现在才意识到这种方法有问题,我又陷入到了注重手段,忘了目的。读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成长,而不是要显示自己读了多少本书。快速阅读可能有可取之处,可对于我这种慢蜗牛来说还是适合慢慢看。
所以我们的学生甚至我们自己现在只字不差阅读的能力基本为零。
万幸的是,这个能力,什么时候开始培养都不晚,关键是要意识到。
学生一旦到了我们手底下,第一个锻炼的能力就应该是只字不差阅读的能力,在做一个题的时候,先带着学生进行只字不差的阅读,一个字一个词的分析,分析词句背后的意思是什么,分析作者想说却没说的是什么。经过这样明确的指出和引导,学生就会了解并且运用这个能力,直至成为一生的习惯。
当学生出现粗心的问题时,也是锻炼这项能力的好时机。要帮助学生正确归因,将其中一个原因归结于没有只字不差的阅读,只要学生认同,接下来就会重视,一旦培养出这个能力,自然而然就会生成分析能力,这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
我现在就在培养学生这个能力,虽然是从高三一轮考试后开始的,很后悔没有从高一的时候就培养学生,但这种能力的养成不仅仅是为高考服务,更是为学生以后的阅读、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希望我们都能重视这个最基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