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后悔!!!
喜欢胡思乱想的人一般比较敏感,属于典型的忧郁型人格,不好意思的说一句我曾经就是这样的。
很多别人觉得就很普通的一件事,他们可以将其翻来覆去的思考,而且很容易思维就陷入极端了。
看下面这个场景你肯定非常熟悉:
别人一会儿不回你消息,你会觉得是不是别人不想理你了。
喜欢会反复咀嚼自己的失败,越想越觉得自己很垃圾,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
经常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而觉得是不是别人不喜欢你或者针对你
所以如果真的想要摆脱习惯性胡思乱想的行为,那这篇回答你一定要看。
文章大约2230字,阅读需要3分钟,建议先点赞收藏,以防找不着。
1.
这个方法是我从《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中第七讲「逆境还是机遇」中看到的,叫3M法则。
3M法是一种思维陷阱。
比如当我们思考或者评估问题时,可以通过这个法则看自己是否歪曲了事实,从而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消极情绪,意识到自己陷入思维陷阱之后,再慢慢恢复自己的理性。
好啦,bb完了,开始上正餐~
第一个M是放大:夸大已发生的事实,比如过度归纳或者把失败灾难化。
举个例子来理解一下:
比如今天你没考好,心情很丧,原本这只是一件平常的事,但是在这种坏心情影响下你开始胡思乱想。
你会想:我没考好,是不是自己很笨,是不是自己压根没有学习天赋,是不是自己以后每次考试都考不好。
这时你不会认为这只是一次失误,或者最近没有好好学习,而是将其归功于你没有学习的天赋 。
然后越想越觉得有道理,甚至把你之前的每一次失败当你没有天赋的论据,然后越想越慌,心情也越来越丧,
看,这就是夸大事实的结果,明明只是一次普通的考试,被你过度归纳成了“我没有天赋”,从而产生思维上的偏误。
这种思维模式对我们相当有害,因为当你认定自己不聪明没天赋时,你就不会愿意再努力,甚至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明明这只是一次考试啊。
另外具有“放大”思维的人通常都有点完美主义倾向,要么全A,要么就是失败,而失败对于他们来说是致命的,他会认为这是一次灾难,而他度不过这次灾难。
下面这样的话,你肯定很熟悉。
我没考好,肯定是因为我脑子不行,不善于考试。
我写作不好,肯定是因为我天生没天赋 ,
别人不回我消息,肯定是因为别人不愿意理我了。
xx没xxx,肯定是因为xxx,这是习惯实用夸大思维的人经常性的想法。
说起来,我自己也经常会陷入“夸大”的思维陷阱中。
比如我给别人发消息,那个人没有立即回复我,我脑子里便立刻下意识想:是不是太打扰人家了。
然后在这边猪耳挠腮的等消息回复,要是等了几个小时还没有回复,我便认定肯定是别人不想理我了,嫌我烦了,甚至还翻阅我们之前的聊天记录。
从他聊天的只言片语中揣测,自己到底哪句话没说好,惹恼了别人,甚至内心还会开始埋怨,懊悔。总之我一定会在脑子里各种唱大戏,虐自己。
这时的我是不会想到或许别人只是忙于什么事情,没有功夫回复我这样的理由。
那遇到这种情况,解决方法是什么呢?
很简单。当我们又一次胡思乱想的时候,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自己
是否过度夸大事实?
是否将一件并没有那么重要的事情灾难化了?
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是基于事实得到?
还是上面考试没考好的例子。
比如我是没考好,我心情也确实不好,但这能说明我真的没有天赋吗?
仔细想想,这其中完全没有因果关系啊。
当你这样质问自己时,通常情况,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在夸大一件事的负面效应,也就从这种失败灾难化的思维中跳脱出来了。
第二个M是:隧道视野
隧道隧道顾名思义就是视野进入隧道,变小了,指的是我们只关注自己失败的部分,而忽略了整体。
我们来举个例子理解一下:
假设你现在是一名正在授课的教师,你的面前有着50名学生,其中48名学生都在聚精会神的听你讲课,只有那另外的两位,一位在发呆,一位在打瞌睡。
这时你的内心在想:是不是我的课太无聊了,所以才会有两个人不听课,而是选择做其他的事情。
然后你越想越觉得自己讲课太差了,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你的关注点全部放在那不听讲的2名学生上,而不是认真听你讲课的48名学生。
这就是一种隧道视野思维。
拥有这种思维的人不会关注到一件事积极的方面,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积极和他们面临的失败来看,太微不足道了。
比如你明明学习努力,专业能力出色,但是因为一份工作被拒绝,便觉得自己是一个能力很差的人;
比如你明明长得很好看,却因为和男朋友分手,认为自己肯定是不好看了。
所以啊,你要明白正确看待自己有多么重要。
当我们胡思乱想时,我们可以思考自己是不是犯了“隧道视野”的毛病,过于关注一件事消极的部分,当你察觉到有这种思维倾向时,你便可以质疑它,情况真的有那么坏吗?
比如
我的课真的有那么难听吗?
当你这样问自己时,其实你就已经的从情绪的迷雾中跳出来,开始用理性的眼光面对这一切。
第三个M是:虚构或捏造,通常在我们无中生有或者个人化,归咎他人时。
举个虚构的例子:
我大学学了一门我非常不喜欢的学科,每天都过得很痛苦,在别人看来做实验很开心,而对于我来说是痛苦的煎熬,那些瓶瓶罐罐,每次看到都头痛。
当时我内心非常懊悔大一的我为什么没有转专业,甚至还开始怪自己的父母,认为是他们给我选了一个不好的专业,导致我现在这么难受。那时我将专业不喜欢的过错归咎于父母没有帮忙填一个好的专业。
这其实就是一种虚伪和捏造。
因为首先志愿是父母在经过我同意的基础上才选择的,然后即使我没有选择好专业,大一完全有机会换专业,只是我错过了。
这种虚构的思维,特别容易出现在我们情绪激动,思维走向死胡同的时候。这时候只要冷静下来,好好思考,自己是不是把情绪当做事实看待了。
遵从真实的现实,就能很快从胡思乱想的思维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