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渴望孩子进入清北名校或者成为名声显赫人物,然后围绕“所谓的每一寸的起跑线而全家拼搏”,背后或有一种过分“求胜心理”作祟使然。事实上,过于想求胜的念头中或已预设了一种“目前是失败者的心态或立场”,从败者迈向胜者的这种心态及行为转化,按照吸引力法则却较难实现,种子和结果往往一一对应。
按照“食适可勿过则”原理,对外境不宜过分贪求,往往过犹不及,不如保持七分饱的适可而止的状态就挺好。
培养一个孩子,从襁褓之中开始,到幼儿园、小初高、大学及成家立业,这至少要30年左右的时间。但每个阶段孩子总会遇见更高层次的不同的新牛人的竞赛,“求和还是求胜”还须巧妙思量。
有些上大学前考试成绩极牛的孩子,甚至是地方的高考状元,一旦进入高手如云的全国重点大学或者世界级的精英名校,是否还能继续保持第一名的学业或职业优势就很难说了。因此,家长和孩子不妨早一点践行“田忌赛马”的原理,经常实践“三局两胜”的差异化解决办法,以66.6%(三分之二)的差异化的保胜之道,或许更易践行。
毕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习和合作比自己高明的人,在具有差异化优势的领域内实行田忌赛马式的“易胜而不是独胜”战略,拥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良好心态,营造一种人人向善而皆大欢喜的合作生态圈,多么美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