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自信满满的去和领导汇报,结果发现差点圆不了场、弄砸项目。
第一次作为项目负责人,从离职的同事手中接过项目时,我十分惶恐,深怕自己难以胜任,但公司认为这不过是个小项目,刚好给我练练手,还是坚持给我了,毕竟也就我和离职的同事一起接触过这个项目。
惶恐之余,更多的还有兴奋,被信任的感觉真妙,相当于给我打了鸡血,让我干劲十足。我反复反复研读同事手中的资料,从其三年前的调研数据和调研报告、实施方案、政策依据,来来去去看了三次,提前梳理出这次项目需要的基础数据,还反复核对了几次,然后就拿着去和领导汇报了。
领导问了我几个问题:
1、二氧化硫的污染源在这个片区只有柴油、汽油吗?
2、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都可以资源化利用吗?
3、雨水属于中水回用吗?
4、企业的能源只使用了汽油、柴油、石油气、天然气吗?
。。。。
还有好几个问题我现在想不起来了,但我记得我当时犹如晴天霹雳,难以相信自己竟然无法肯定、确定、自信的回答这些问题。
天啊,难道我真的这么马虎吗?
其实不然,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我在梳理这些数据时,依靠的是我刚结束的类似项目经验和太多同事材料内容,比如,我默认了这些企业的生产只使用了汽油、柴油、天然气,因为我的经验、看过的资料、直觉告诉我,这些是常用能源,企业一般使用这些。这么想其实问题可大可小,因为企业也许只使用了这些,但我必须得考虑到不利的一面,若因为我的疏漏导致数据收集不齐,问题源头就出在我这里。
再者,由于我刚结束的这个项目中的一环经验告诉我,柴油、汽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天然气不会,于是我很直接的选择了这两个的数据来统计二氧化硫排放量,但事实上,产生二氧化硫的污染源还有其他,比如润滑油。但同样是因为被锚定了,我没想过这些可能。
假如今天我的汇报对象不是领导,而是甲方,那我今天将会更加不堪。今天的经历狠狠的给我一个重击:要做好完全准备,预想可能被提问的地方,要小心求证,尽量每个问题都能有官方回答作支撑。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实在常见,假如你问我一碗面加不加蛋,我还会回答不加,但你若问我一碗面加一个蛋还是两个蛋,我会以为加蛋是必要条件,而选择加蛋。
今天的我,就是被现有的认知锚定了,假若我第一次接触这个项目,我一定会想得比这次更深入些。这也使我惊醒,小心再次出现锚定效应,要跳出自我固有思维,以一个没接触过项目的人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发现问题。
职场不易,继续修行,且行且加油,愿你我共勉。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