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就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这句话是我国建国初期著名小说家赵树理说的。赵树理这句关于读书的格言,精辟中肯,一语中的。
阅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十分简单的一件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最难的一件事。
回想一下你最近的一次阅读,回答一下以下几个问题:
•你是不是从书的第一页直接开始阅读的?
•你是不是一疑问就停下来思考或查询?
•你能不能说出你读的那本书的内容是什么?
• 你还能不能记得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前两个问题关于是阅读习惯的,后两个问题考察的是阅读效率。阅读习惯会影响阅读效率。如果读书达不到“沙里淘金”,那就是无效阅读,不会阅读。那究竟怎么才能“沙里淘金”呢?《如何阅读一本书》系统地教授阅读一本书的正确方法,提出不同速度阅读不同书籍的阅读法,达到阅读的目标——获得知识,增进理解力,扩大知识体系。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以主编《大英百科全书》而广为人知。艾德勒曾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是一位作者、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编辑。
范多伦曾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后因故离职。电影《幕后谎言(又名:益智游戏)》就是以他为原型的传记电影,就是他任教哥伦比亚大学到离职期间的传奇经历。之后,范多伦与艾德勒成为了同事,多年中两人曾共通主持过许多经典著作讨论会及研讨会。共同的经验,为艾德勒和范多伦重写本书提供了新观点。
《如何阅读一本书》贯穿全书的两条主线是阅读的四个层次和阅读的艺术。艾德勒和范多伦通过剖析阅读的四个层次,解读阅读的艺术,讲解了大量的阅读技巧以及技巧地实际运用。《如何阅读一本书》还可以从另一个层面分成这几点来理解:
•阅读是跟随一位缺席的老师在学习
•读完一本书,读者可以说些什么?
•如何从许多规则到形成一个习惯
阅读是跟随一位缺席的老师在学习
我们能从听一堂课中得到指导,也能从阅读一本书中受到教诲。教育,其实是一个人从另一个人那里通过沟通交流学到知识的过程,这是指导型学习。而阅读,是一个人自己通过研究与思考一本书中的内容获得知识,这是自我发现型的学习。可以被区分的是,自我发现型学习和指导型学习最重要的一点是,自我发现型学习是自助性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是独立完成,自己答疑解惑,理解书的内容与意义,从而接收到这位缺席的老师(作者)的中心思想。
这就要求阅读的时候保持最大的主动性,保持思考,才能增进理解力。那究竟如何进行主动性阅读呢?
艾德勒和范多伦提出主动阅读的基础,阅读者要提出四个基本的问题:
•从整体来看,这本书在谈论什么问题?(主题及作者发展主题的过程)
•作者表达了什么想法?(作者的主张,论点)
•这本书有道理吗?
•这本书有没有为你提供咨询或者让你获得启发?
这是阅读的基本规则,这个规则适用于任何读物,书、文章、报纸、甚至是广告。单单知道这四个问题还不够,还要一直提出并且不断寻找答案,精准正确地回答问题。
《论语•为政》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惘,这是学习过程中所必须的,只有思考才能有自己的理解与观点,才能获得知识。
艾德勒和范多伦提出了快速的略读和粗读,来快速找出书的主题与架构。快速浏览就如同从一堆糟糠中过滤谷核一样,简单高效。
知道书的主题与框架后,找出作者的主张,论点。并不断思考不断提出疑问,找出过程与缘由,捕获这位老师要教授的知识,讲述的道理。思考书中讲述的内容是否合乎常理,记录获得的知识,受到的启发。从而达到阅读的目标,获得知识,增进理解力。
读完一本书,读者可以做些什么?
阅读一本书,学习其中的知识,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知道这个知识并不够,要把这个知识变成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与自己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才是最终目的,这是从有到无的过程。将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用自己对书与作者思想的理解去扩充它,这是一个升华的过程。
思考倾向于表达出来,表达做好的方法就是写下来,所以完成最初的阅读之后,可以做一些笔记,有三种笔记法:
•结构笔记
•概念笔记
•辩证笔记
艾德勒和范多伦还教授了一些做笔记的小技巧:画底线,圈重要的句子,在空白处编号、做特殊标记或者记录相关观点页码等等。做笔记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作者的观点,也可以记录自己的理解。
转化知识,形成理解,就会涉及到读者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对作者的观点做出评论。
艾德勒和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出:“当读者不只是盲目地跟从作者的论点,还能和作者的论点针锋相对时,他最后才能提出同意或反对的有意义的评论。”
只有这种思想与思想地碰撞,才能有全新的理解。写书评有利于更好的梳理对作者观点的理解,赞同还是反驳。
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读完一本书,读者获得的不仅仅是这本书中的技巧与知识,还有作者对世界的认知,还有由于思考而衍生出来的全新的内容。
如何从许多规则中养成一个习惯?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阅读与滑雪类比,这许多的阅读技巧就与滑雪中一个个动作一样。一开始,滑雪的人只注意到了自身与一个个分开的动作,要将一个个动作连贯起来并不容易,更不要谈平滑稳定地滑行了。
“你一定要学会忘掉那些分开的步骤,才能表现出整体的动作,而每一个单一的步骤都还要确实表现得很好。但是,为了要忘掉这些单一的动作,一开始你必须先分别学会每一个单一的动作。只有这样,你才能将所有的动作连结起来,变成一个优秀的滑雪高手。”
这句话不禁令人想起《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剑时的对白:
“孩儿,你看清楚没有?”
“看清楚了”
“都记得了没有?”
“已经忘记了一小半”
“你自己去想想吧”
过了一会“先下怎么样了?”
“已经忘记了一大半”
“好,我再使一遍。”
提剑出招,演练起来。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没一招相同。
“孩儿,怎样啦”
“还有三招没忘”
过了一会,“这我可全忘了,忘得干干净净的了。”
“不坏,不坏!忘得真快,你这就请八臂神剑指教罢!”
张无忌领悟出了每个招式中的精髓,忘记了单一的招式,将太极剑呈现了出来。而我们只有在一次次实践练习中领悟每个动作、技巧的精髓所在,才能将所有的动作结合起来完整地呈现出来。
学习每一项单一的规则,集中注意力去练这一个个分开的步骤,领悟精髓。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去做,不断磨合,直到将每一个步骤连结起来,呈现出完整的行为。这是学习一项复杂技巧的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复杂多样化的规则,在大量训练中不断打破重组,形成自己的习惯。钢琴大师从认识音符到弹奏乐曲再到自己谱曲,无一不是经过大量反复的训练,遵循其中的规则,才形成的属于自己的习惯与风格。
《老子》中有这么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也是这样,再复杂的过程都是不足为惧的,学习并精通每一个步骤,一步步走下去,目标也就达到了。
艾德勒和范多伦通过讲述阅读技巧,解读阅读的艺术,给我们构建了一个学习其他技巧的模型。我们如果能够完成并领悟学习阅读技巧这个过程,就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及到其他技巧的学习中。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关于阅读的系统的方法论,而学习这些方法的过程中,所沉淀下来的东西,并不仅仅是阅读技能的提升,而是会形成一种学习任何一项新知都需要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