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把《一个人的朝圣》看完了,以为是心灵鸡汤,然而是一煲苦口良药,忘记花了多久看完,半个月?还是二十天?这本书伴随了我二十天的成长,不知道是因为目前自己的状态还是因为这本书就很适合纠结体质,对于主人公行走在路上心理细节的刻画总感同身受。
在文章前半段对哈罗德这个人物是没有太多好感的,甚至怀疑这段旅程的开始到底有什么意义,对儿子戴维的懦弱,对妻子的不负责任,对生活的逃避,笨拙、木讷、没有信仰,从心里把他定义为一个软弱的男人,但是时间证明了造成这一切的原因,解释了这段旅程给他带来了什么,遇到各色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人生,但回头去看又似乎没什么差别,每个人似乎都在遭受苦难,都在面临人生的抉择,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人们似乎总爱去关注跳梁小丑的八卦新闻,却不去关心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一定是及其复杂的丰富的,作者把哈罗德的内心活动刻画的淋漓尽致。这段路像极了一个人的人生,路途上的人与你相逢而又离开,给你一点启发、教训、陪伴,最终成为你人生的一部分。在路上遇到的每个人可那个无意间说的某句话就会对他造成触动,对以后的某个想法造成一丝丝的改变甚至影响到某个决定,宏观上来看哈罗德一路上遇到了太多的诱惑,途中每个加入队伍的人都各有各的小心思,有人为名为利,有人为了挽救自己的婚姻,有人只是好奇。每个人用自己惯有的思维方式去过分解读哈罗德徒步这个行为,没有一个人明白哈罗德的本意,一件纯粹的事情就这样添油加醋成为一场作秀,而哈罗德也因为善良而被动承担起队伍的责任,直到他脱下“朝圣者”的T-恤,但那也是上天故意对他的磨难吧。
从结果看来他坚定的信念让人佩服,这个信念来自他的妻子和儿子, “这个决定不仅仅是为自己而做的。还有莫琳,他越来越想念她了。他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她的爱,但一走了之,将她一个人落在身后收拾残局仍然是错的。他已经给过她太多的哀伤和不幸。还有戴维,从巴斯那天起,哈罗德越来越痛苦于他们之间的距离。他太思念他们两个了”,是这段旅程让他能够拥有真正独自思考的时间,记起了太多因为平淡的生活而遗忘的美好回忆,莫琳也是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因为怨恨忽略了和哈罗德的生活,忽略了曾经那么令人奋不顾身的爱情,也许就是这样吧,爱情会使人蒙蔽双眼,会让人产生太多期待,而期待落空往往是爱情路上巨大的障碍。还有珍惜陪伴你的家人,无论怎样就算全世界都不认可你都怀疑你,家人的支持是最坚定的力量,没有莫琳,这段旅程很难继续下去。
最后到达目的地,见到奎妮的时候没有想象中的欢呼雀跃和兴奋,一切发生的很平淡,平淡到似乎察觉不出发生了什么,没有过于哀伤和痛苦,故事发生的顺其自然,也许是因为在旅途中已经找到了意义和答案----两个六十岁的老人像小孩一样再一次牵起了手,站在海边,在风中摇晃。结局平淡但又温暖人心,不禁感叹,这样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