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这样的情况:妈妈每天对孩子悉心照顾,孩子却把妈妈的话当耳边风;爸爸平时不怎么带孩子,可爸爸一说话孩子就乖乖去做了。有的妈妈气愤地说:“孩子就是白眼狼,对他越好越不领情。”
问题真的出在孩子身上吗?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1
一天,妈妈带儿子逛街,路过玩具店时,小正太“走不动路”了,缠着妈妈要东西。拗不过孩子,妈妈只好给他买了一把玩具枪;只是没想到,小正太并不满足——光有枪没有车怎么能在小伙伴中炫耀?必须要再来一辆小车。
妈妈不肯就范,使出浑身解数,软的硬的轮着来;小正太却并不吃这套,依然抱住玩具车不撒手。妈妈没办法,只能假装要走;没想到小正太直接放大招,躺在地上撒泼大喊,任你死拉活拽,就是不起来。
这场闹剧引来众人围观,一位大妈好心建议道:“你就给孩子买辆小汽车吧,别把孩子给哭坏了!”听到有人支持,小正太有了底气,哭得更凶了!妈妈在一旁又尴尬又心急,最终只能从了孩子,又买了辆小汽车……
但是,孩子跟爸爸出去就很少发生这样的现象,爸爸说不买孩子就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乖乖跟着爸爸走了。这让妈妈们百思不得其解。
2
下面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上述两种现象:
任何习惯都不是一次养成的,是“前提——行为——结果”不断转化作用下形成的。即任何一种行为都有一个前提,任何一种行为也会带来相应的结果,结果又会反过来影响和塑造当前提出现时的行为反应。
孩子哭闹作为一种问题行为,它的出现是有前提的。看到喜欢的东西想拥有,对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要求被满足了,孩子就不会出现问题行为;要求不被满足,他就可能用哭闹的行为表达不满。
生活中我们观察到,在孩子提出要东西时,大多数妈妈一开始都会拒绝孩子,然后给孩子讲道理,实在讲不通再买;或者在拒绝孩子的要求后给孩子买了孩子不喜欢而妈妈觉得好的玩具。同样是孩子提出要东西的场景,爸爸们则表现得更为干脆,要么坚决不买,要么直接满足孩子,没有讨价还价。
假设爸爸妈妈都拒绝了孩子的要求,孩子开始哭闹。妈妈的反应是劝、哄、威吓、欺骗……使出全身法宝都不管用,最终在吃瓜群众的压力下无奈屈服。孩子拿到了想要的东西,此时,这件物品就是对孩子哭闹行为的奖励,在孩子的逻辑里,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得到奖励,当然哭闹行为就会越来越多。
而爸爸的反应则是说不给买就不给买,无论孩子放什么大招都不好使。孩子发现哭闹行为在爸爸那里费力不讨好,所以就会越来越少采取这种方式。
长此以往,妈妈带孩子出现问题行为的频率就会高于爸爸,好像孩子更听爸爸的话。
3
也就是说,产生哭闹行为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需要是否被满足,二是问题行为是否得到强化。
妈妈们不直接满足孩子,要么道理连篇,要么忽视孩子的愿望而把妈妈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孩子的需要没有被满足,问题行为就容易出现。出现问题行为后,妈妈们又容易妥协,让问题行为得到强化,最终形成习惯。而爸爸则“简单粗暴”:要么直接满足——不出现问题行为;要么拒绝没商量——问题行为得不到强化,慢慢就会消退。
所以说,孩子不是“白眼狼”,也不是“小怪兽”,他们在爸爸妈妈面前表现不一样恰恰是被爸爸妈妈不同的态度和行为逐渐塑造的。聪明的妈妈们,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向爸爸们学一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