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写这样一个主题,灵感和故事来源于孩子的奶奶和孩子两个人。
1、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还没有到周末,我就和孩子爹说:“周末我们去花溪湿地公园吧,我们带着小家伙去骑单车,去看桃花,菜花……可否”。
可在周五那天,孩子爹因工作需要要出差,有点遗憾,不过我还是准备带小家伙去玩。周六一大早起来,小家伙已经迫不及待和我说:“妈妈,我们们走吧。”
匆匆整理要带的物品同时,“你和我们去玩吗?”我征询婆婆的想法:“花溪你没有去过,那边风景好,空气好,去不。”
“有好远”婆婆有点想去,但担心自己晕车,犹豫的问我。
“坐车大概40分钟左右,我给你买橘子,你在车上可以吃。”我和婆婆商量着。
我和婆婆还有小家伙的姐姐都晕车,吃橘子可以预防和减轻晕车症状,这是我们家屡试不爽的法子。
和婆婆谈妥了,我们一行四个人就出发了。换着以前,婆婆听到坐车就很怕,再好玩看的地方,宁愿不去就是因为怕晕车。现在乐意和我们去玩,是好事。
去的时候,确实没有晕。到了花溪后,我们准备先去孔学堂。
去孔学堂,要穿过一条河,我们站在桥上,欣赏周围的风景,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桥的斜上方飞过一只鸟。婆婆情不自禁地说:“这里我没有来过,风景真好。”
“是啊,风景好,视野开阔,空气也好,心情自然好”我也是情不自禁接了话。
逛完孔学堂,骑了自行车,享受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新鲜空气,一直玩到下午三点,意犹未尽中也该回家了。
回来的时候,我还是担心婆婆晕车,毕竟玩了好几个小时,有点困和累,车上会有点闷热。
于是有几趟可以到家的公交车,我们选择了站与站之前拉很长,到家只有4站的公交车。但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公交才坐到第三站的时候,婆婆就吐了。到站的时候,姐姐就先带着婆婆下车,走路回去。
我透过窗子看见婆婆随着姐姐往前走,精神还不错,不像以前,每次晕车后下车,婆婆走路都不稳,晕车确实是很难受,但那时候,婆婆把晕车当成是我们关心她的大事,夹杂了几分的夸张。
这次看到婆婆走路的样子,我放心了一些,也隐约感觉婆婆改变了些。小家伙玩累了,要我抱,我就只有带孩子到家里那一站才下车。
到家的时候,我煮饭等她们,边煮饭边做了一个心里准备,以前婆婆每次坐车晕车后,到家都是直接去睡觉,劝她起来吃东西,都得你劝来,我劝去的,几个回合。每次都要睡上两三天她才觉得自己可以恢复。这次可能也是一样的,准备给婆婆煮点稀饭。
我的饭还没有煮好,婆婆走路也到家了,开门那一瞬间,婆婆看上去,精神确实还好。进来就坐在沙发上。
“我给你煮点稀饭哈,吃着舒服点”我和婆婆说。
“不用煮,就吃饭”婆婆也没有考虑一下就直接说了!
给婆婆杯子倒了一杯温水,看她也还好,我就去厨房接着忙。
婆婆休息片刻后,还来厨房帮我的忙,“妈,你去休息,我马上就做好”我想着她晕车不舒服,而且我也是确实也马上做好了。
吃饭的时候,婆婆平常每次都只吃一碗的,基本定量,她说吃多了胃不舒服,可今天婆婆还添饭了,是真玩饿了。
看着婆婆和以前的不同,我脑海里回想起她今年过年后随我们来城里生活,一次聊天和我说的话:“她什么都不想了,全丢开了,好好过几年,看看我的儿孙子们”。
记得我一个朋友因为有事,把她家孩子送来我家,来接孩子的时候,进门见到我婆婆就说:“阿姨,你今年的气色不错,精神也好”。
听她一说,我也发现婆婆红光满面的,笑容和蔼可亲。
以前我总是开导婆婆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别想那么多,但是说不通,婆婆总是有点郁郁寡欢的感觉。即使小家伙的到来,也不怎么提起她对生活的热爱。
今年是真的开心,也大气了。
看着婆婆的变化,看着她开心,我也开心,心里冒出这样一句话:这人啊,别人再苦口婆心的劝导,都不如自己想通来得奏效。
2、
也是在昨天,晚上的时候小家伙喊我给他放电视,我打开电视后给他选了一个纯的动画片,看了两集后,小家伙说:“妈妈,我不喜欢看这个”。
“那你想看什么”我边调电视边问他。
“学知识”小家伙眼睛争得大大的和我说。那是他想做什么时候的表情。
我就给他调到学知识的页面,“看一起来画画怎么样”我征求他的想法才好调,主要怕不是他喜欢的他会闹。
“好,妈妈,”他请我给帮他找来笔和纸:“我要画画”。
我心想,我都没有要求他要学习嘛,他可能是养成习惯,加上喜欢了吧。以前特意让他学习,他反而非常排斥的。
今天早上,婆婆和奶奶准备去河滨公园玩,但我是想带小家伙去书店看看书。
“你可以选择去河滨公园玩,也可以选择去书店看书,但是只能选择一个”我不能强行他去看书,首先试着和小家伙沟通。
“妈妈,我们去书店看书,叫姐姐和我们去好吗?”小家伙用商量的人语气和我说。
他确实不想和奶奶还有姐姐分开。
“可是姐姐和奶奶确实要去河滨公园玩,她们不想去书店”我说。
“妈妈,那我们去书店吧”小家伙心里有了答案。
听到小家伙这么一说,当妈的我有一种骄傲。我在心里分析着是什么让小家伙选择去书店的。他可是很喜欢玩的。
小家伙有一天晚上睡前的时候,还要我给他读自己讲过的弟子规,他说:“妈妈,你读爱护书的那个给我听”。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损,就补之。”我缓缓读来。
我和孩子爹平常家里因为工作需要,也会看书,用电脑做一些工作,我们也经常讲多读书好,举一些例子。或许对小家伙有点影响吧。
但再怎么影响,小家伙也会有自己的想法的,都是说现在孩子一岁多就有主见,不像以前的我们,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说错的,小家伙都要指出来。
我想这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指引他的行为吧!
余华曾经在《活着》里这样写到: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我们在迷茫的时候,在困惑无助的时候,与其哀叹命运不公,不如和自己的内心来一次深层次的谈话,真实地了解自己,去打开真正属于你的精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