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是关于学习前我们由于一些错误认知导致还没有开始学习就已经失败了。发生这些情况的原因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在学习之前呢,一定要做的就是准备工作,一些准备工作做一次就可以一劳永逸,有些准备工作则每次学习的时候都要进行准备。那么就先说一劳永逸的准备吧!首先要做的是刨除一些大脑中的有毒概念,它们分别长这个样子:
1、刚开始学习——学习必须有天赋
2、刚开始学习——看懂每个步骤
3、刚开始学习——从扎实,技术基础原理学习
4、刚开始学习——禁止使用捷径。
这些都是进阶学习的方式,但是并不适合入门学习。所以在刚开始的学习过程中,千万不要带着这些观念去初学一个领域的知识,只会让你走向从入门到放弃,具体原因后面会说。
前面都是一劳永逸的一些准备,接下来谈谈每次开始前都要做的准备。首先是心理上的准备,要做到
(1)、不要脸,
(2)、不要完美;
(3)、不要扎实;
对,这是每次开始前都要做告诉这几个要点,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来解释一下这些准备的原因。
首先一开始自己就要看懂每一个步骤,扎实,技术基础原理学习,给自己定一个完美,扎实的目标。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在严格要求自己,实际上却是一种非常不现实并且脆弱的表现。
不现实是因为他不懂之所以学习是因为有很多未知需要知道。然而未知越多其带来的困难也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刚开始学习就死磕一个一个知识概念,看懂每一个步骤,只会让人感觉到进度极度缓慢,并且遇到很多你能看懂每个字就是不理解什么意思这样尴尬的场景。
但也不是所有进度都缓慢,他们唯一进度快的感受就是快速得到自己这也搞不懂,那也弄不清的负面反馈,突然发现自己好像真的很笨,开始羡慕起那些天赋好又聪明的人怎么学起来那么轻松。没有人可以在这种压抑而又充满挫败感的精神环境中长久的坚持去做一件事情的。
而且这种环境呆久了会让人的心理变的非常脆弱。因为不现实,所以他们很脆弱。他们也很容易受伤,因为他们要求太高,也因此总是做不到。
这其实就是为什么说万事开头难的原因,因为自己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很高的门槛。由于这个门槛太高,所以会让设置它的人心生恐惧,完不成怎么办?想想自己知道一个东西会令自己恐惧的时候,采取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不敢看恐怖电影,而室友恰好在看,怎么办?目不斜视的走过去,躺在床上带上耳机连声音都不想听。对,我们对恐惧的第一反应就是避开它!
知道自己为什么不想行动了吧!
不要脸,不要扎实,不要完美。这些只是学习之前的心理准备但是并不能马上解决新手问题。新手问题有很多,对于教导的规则或计划死板的服从;缺乏自行判断练习和能力。新手无法根据当前发生问题思考出问题的症结,进而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他们经验太少或者无法根据当前的情境将问题转化为自己以前解决过的问题类型。
所以新手需要标准作业流程指导,更喜欢指令性的命令。那么学习的流程是什么呢?
(1)降低学习门槛:学习游戏化
(2)提高奖励:给自己激励,将需要“坚持”的过程大大缩短,提早进入上癮状态。
(3)成为一种习惯
首先就是要降低学习的门槛,行为设计学家给出公式:行为=动机*行动能力*触发点。人的行为可以被设计。如果做一件事情,提高动机的成本会非常高,能做的就是降低行动能力的门槛。所以这里开始学习的方法就是玩玩,其实学和玩一回事,如果是两回事那你就吃亏了。我只是玩玩而已,并没有非要马上成为大神。所以有失误是可以被接受的,没人点赞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其实这样,也就间接的治好了自己关于学习的拖延症。
提高奖励。我们玩游戏是怎么上瘾的?为什么在游戏的时候可以沉浸进去。如何学习的时候也可以上瘾,那该有多好。其实这也是可以的。好玩的小游戏都是怎样的模式呢?
执行—快速熟悉
反馈—获得经验值奖励
再挑战—获得更高的经验值奖励
游戏上这些套路和方法,也是可以移植到学习上的。至于怎么移植,就要涉及到我们大脑的一些学习上的认知了,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