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卷第一百零八
晋纪三十
公元392年——396年
共5年。
烈宗孝武皇帝下
太元十七年(公元392年)
1、
春,正月一日,晋国大赦。
2、
前秦主苻登立昭仪、陇西人李氏为皇后。
3、
二月五日,后燕主慕容垂从鲁口前往河间、渤海、平原。翟钊派他的部将翟都入侵馆陶,屯驻在苏康垒。三月,慕容垂引兵向南,攻击翟钊。
4、
前秦骠骑将军没弈干率众投降后秦,后秦任命他为车骑将军,封高平公。
5、
后秦主姚苌病重,命姚硕德镇守李润,尹纬镇守长安,召太子兴来行营。
征南将军姚方成对姚兴说:“如今寇敌未灭,皇上又病重。王统等人都有部曲,终究是个祸患,应该将他们全部铲除。”姚兴听从,杀王统、王广、苻胤、徐成、毛盛。姚苌怒道:“王统兄弟,跟我是同乡,并无异志;徐成等人,都是前朝名将,我正要用他们,为什么把他们杀了!”
柏杨曰:
王统等有的是被俘,有的是投降,短者六年,长者八载,姚苌都没有交付给他们兵权,对他们的不信任至为明显。所以大怒,不过是一种舞台表演。刘邦听到吕雉杀彭越后,就是如此,其辞若有憾焉,其心乃窃喜之。
6、
后燕主慕容垂进逼苏康垒。
夏,四月,翟都南走,向滑台撤退。翟钊求救于西燕,西燕主慕容永谋于群臣,尚书、渤海人鲍遵说:“让他们两败俱伤,我们随后出兵,这是卞庄子的计策。”中书侍郎、太原人张腾说:“慕容垂强,翟钊弱,哪有什么两败俱伤!不如火速救援翟钊,以成三足鼎立之势。如果我们引兵直扑中山,白天多设疑兵,夜里多点火炬,慕容垂必定惧怕,撤退回中山自救。这样,我军在前面对他迎头痛击,翟钊率军在后面追杀,前后夹击,这是天授之机,机不可失。”慕容永不听。
华杉曰:
所谓卞庄子之计,是指卞庄子刺虎,《史记·张仪列传》:"(卞)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鲍遵以卞庄子为比喻,说可以一举吃掉慕容垂和翟钊。张腾则说,慕容垂和翟钊,根本不是两虎相争,而是狼要吃羊,所以应该救援翟钊,形成战略均势。救兵也不用到翟钊那里去,而是以围魏救赵之计,直扑慕容垂首都中山。
鲍遵这种所谓“献计”,完全是信口开河,痴人说梦,不知道他自己相不相信,但是呢,能让老板感到愉悦,别人也不好说我们根本没那个实力,因为说自己弱,就会让老板不高兴了。老板本身都有“成功人士的过分自信”,会极大地高估自己的实力,相信本来不可能的事情,如果附和的人多了,还可能集体自欺欺人,上上下下都信了,至少能让不信的人不敢说话。这种大家一起说大话,过干瘾的情况,在各种会议上也很常见,其结果呢,就算不会形成错误决策,往往也能让正确的意见得不到采纳。张腾说了半天,就白说了。
7、
后燕大赦。
8、
五月一日,日食。
9、
六月,后燕主慕容垂大军抵达黎阳黄河北岸,准备渡河。翟钊列兵南岸以拒之。
十六日,慕容垂将大营迁往西津,在黎阳以西四十里,制造牛皮船一百余艘,伪装成满载士兵武器,溯流而上。翟钊上当,即刻引兵直扑西津,慕容垂秘密派中垒将军、桂林王慕容镇等从黎阳津乘夜渡河,在黄河南岸设营,天明时分,大营建成。翟钊接到消息,又急急忙忙赶回来,攻击慕容镇军营。慕容垂命慕容镇等坚壁不战。翟钊士兵往来奔走,精疲力竭,攻营又攻不下来,准备撤退。慕容镇等引兵出战。骠骑将军慕容农从西津渡河,与慕容镇等夹击,大破翟钊军。翟钊退回滑台,率领妻子儿女,和剩余的部众,渡过黄河向北,登白鹿山,凭险自守,后燕兵无法前进。慕容农说:“翟钊无粮,不能久居山中。”于是引兵撤退,留斥候骑兵侦察。翟钊果然下山;慕容农还兵掩击,俘获他全部部众,翟钊单骑逃奔长子。西燕主慕容永任命翟钊为车骑大将军、兗州牧,封东郡王。过了一年多,翟钊谋反,慕容永杀了他。
当初,郝晷、崔逞及清河人崔宏、新兴人张卓、辽东人夔腾、阳平人路纂都在前秦做官,前秦大乱之后,投奔晋国,皇帝下诏,任命他们为冀州诸郡太守,各自率领部曲,扎营于河南。既而他们又接受翟氏官爵,翟氏败,全部投降后燕,后燕主慕容垂各随其材而任用。翟钊所统治的七个郡,三万余户人家,皆安居如故。慕容垂任命以章武王慕容宙为兗州、豫州二州刺史,镇守滑台;迁徙徐州人民七千余户到黎阳,任命彭城王慕容脱为徐州刺史,镇守黎阳。慕容脱,是慕容垂弟弟的儿子。慕容垂任命崔荫为慕容宙的司马。
当初,陈留王慕容绍为镇南将军,太原王慕容楷为征西将军,乐浪王慕容温为征东将军,慕容垂都让崔荫辅佐他们。崔荫才干明敏,刚强正直,善于规劝进谏,四为亲王都非常敬畏他;所到之处,简便刑法,减轻赋役,流民都来归附,人口繁衍增加。
秋,七月,慕容垂进入邺城,任命太原王慕容楷为冀州牧,右光禄大夫馀蔚为左仆射。
10、
前秦主苻登听说后秦主姚苌疾病,大喜,告祠世祖神主,大赦,百官进位二等,秣马厉兵,进逼安定,离城九十余里。
八月,姚苌病情减轻,出城拒战。苻登引兵出营,准备迎战,姚苌派安南将军姚熙隆攻打前秦支营,苻登惧而退兵。姚苌乘夜引兵旁出,跟踪在前秦军身后。到了天明,侦察骑兵报告苻登说:“贼诸营已空,不知所向。”苻登惊道:“他是什么人,去令我不知,来令我不觉,以为他要死了,忽然又来交战,朕与这老羌同世,真是厄运!”苻登于是退回雍县,姚苌也回安定。
11、
三河王吕光派弟弟、右将军吕宝等进攻金城王乞伏乾归,吕宝及将士战死一万余人。又派他的儿子、虎贲中郎将吕纂攻击南部羌族部落酋长彭奚念,吕纂也败回。吕光亲自将兵共击彭奚念于枹罕,攻克,彭奚念逃奔甘松。
12、
冬,十月十八日,晋国荆州刺史王忱去世。
13、
雍州刺史朱序以老病求解职,皇帝下诏,任命太子右卫率郗恢为雍州刺史,代朱序镇守襄阳。郗恢,是郗昙的儿子。
14、
巴蜀人在关中的,都背叛后秦,据守弘农,归附前秦。前秦主苻登任命窦冲为左丞相,窦冲移驻华阴。郗恢派将军赵睦守金墉,河南太守杨佺期率军进驻湖城,攻击窦冲,把他赶走。
15、
十一月十日,皇帝司马昌明任命黄门郎殷仲堪为都督荆州、益州、宁州三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镇守江陵。殷仲堪虽有英誉,但资历尚浅,声望不高,舆论都认为这项任命不公允。殷仲堪到职之后,喜欢施行小恩小惠,对大政方针并不知如何去做。
南郡公桓玄(桓温的幼子)自负其才能和地位,以雄豪自处,朝廷对他疑而不用。到了二十三岁,才拜为太子洗马。桓玄曾经去见琅邪王司马道子,司马道子酣醉之后,张目对众客说:“桓温晚年,打算作贼,是不是这样?”桓玄伏地流汗,不能起身。由此更加不能自安,对司马道子恨得咬牙切齿。后来外放为义兴太守,郁郁不得志,叹息说:“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于是弃官回到自己封国,上疏自讼说:“先父勤王匡复的功勋,朝廷不记得了,臣也不计较。至于先帝龙飞,陛下继位,请问那些说东说西的人,是谁的功劳呢?”奏疏递上去,皇帝搁置不理。
桓玄在江陵,殷仲堪对他又敬又怕。桓氏累世镇守荆州,桓玄尤其豪横,官吏百姓都畏惧他,超过对殷仲堪的畏惧。桓玄曾经在殷仲堪办公厅前骑马奔驰,以槊直抵殷仲堪。殷仲堪的中兵参军、彭城人刘迈对桓玄说:“你骑马弄槊的本领有余,但要说精于事理,则有不足。”桓玄不悦,仲堪为之失色。桓玄出去后,殷仲堪对刘迈说:“你真是个狂人!如果桓玄夜里派杀手来杀你,我又怎能相救?”派刘迈到乡下躲避。桓玄派人追杀,刘迈仅仅逃得一命。
征虏参军、豫章人胡籓路江陵,见殷仲堪,对他说:“桓玄志趣不同寻常,又对自己的官职待遇怏怏不乐,你对他尊崇太过,恐怕不是将来之计!”殷仲堪不悦。胡籓的内弟、同郡人罗企生为殷仲堪功曹,胡籓退下后,对罗企生说:“殷侯倒戈以授人,必定招祸。你要早图去就,否则后悔无及!”
华杉曰:
桓玄给皇帝上书,说:“先臣勤王匡复之勋,臣不复计。至于先帝龙飞,陛下继明,请问谈者,谁之由邪?”这什么意思?这是说他爹桓温废黜司马奕,拥立司马昱,然后才有司马昌明继位当皇帝。这是指着皇帝鼻子骂街,没有我爹,哪有你什么事儿呢?桓玄如此狂妄,他不搞事情,那是不可能。但是,桓玄忘了,他爹并不等于他,而桓温拥立司马昱,并非效忠司马昱,而是选择一个傀儡而已,这里并没有什么恩情。
人对事物,对他人的判断,完全都是自己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没有什么“客观判断”。桓玄认为他家对司马昌明有恩,司马昌明应该报答他。司马昌明则认为,你家本是国贼,只是不便铲除,让你活命而已,一边呆着凉快去吧!
16、
十一月二十七日,司马昌明立皇子司马德文为琅邪王,琅邪王司马道子改封为会稽王。
17、
十二月,后燕主慕容垂回到中山,任命辽西王慕容农为都督兗州、豫州、荆州、徐州、雍州五州诸军事,镇守邺城。
18、
休官部落酋长权千成占据显亲,自称秦州牧。
19、
清河人李辽上表请下令兗州修孔子庙,并制定若干人家负责洒扫,建立学校,招收学生,说:“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平凡,实际上很紧急,就是这事了!”奏章被搁置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