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3月5日,学雷锋,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日子,雷锋精神放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看,本质上也是一种分享精神,互帮互助、分享奉献。这种精神,同样也适用于影像的分享: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就像简书的Slogan——交流故事,沟通想法,好的影像也需要分享、交流。记得杨德昌的电影《一一》里面有句台词印象很深刻:“电影发明之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三倍。”意思就是,电影能带给普通人双倍甚至更多的生命经验,提供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更多角度,丰富一个人的视野。照片也是同理,它能让你重新了解现实世界的“另一面”,正如上图,城市需要蔚蓝,人类和自然世界要和谐相处,整个世界才能平衡向前,宁静致远。
人的内心就像一个圆,圆的半径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的“幅度”,当你与这个世界接触的越多、越深,“半径”就越大,这个“圆”也随之扩大,你也会意识到这个世界之博大,风景之绚丽;同时,你或许也感到自身的见识和经历原来是如此单薄,你会更想要继续努力去了解和发现这个世界,发现自我,认识自我。
当一个人观看到美好影像时,被其中的故事和情景吸引,可能会突然意识到:“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来过,世界原来如此丰富多彩。”这跟旅行有异曲同工之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旅行到不同的地方,发现除了你生活的地方之外,原来还有这么多独特的风景以及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内心也会渐渐豁然开朗起来。
比如上图,是我临近新年,刷街时无意刷到的独特景象:一家饮品店在现代化玻璃橱窗后,设置了一堵老旧的破墙,一对情侣刚好经过,驻足观看,此时,在路人眼前,仿佛未来和过去就隔了一层玻璃。本来日常的景象,却弥漫着破墙而出的穿越感,十分神奇,使我更加觉得美在发现是十分确凿的,也坚定了我边走边刷的意念,去发现更多美好并将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每一张照片的不同视角、故事的分享与交流,正在为观看照片的你,打开未曾经历的独特时空。照片的分享又给你带来快乐、成就感、共鸣,以及归属认同感,最终致使你向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努力前进,并将其分享给更多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照片就这样将普世意义的美好分享传递给了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