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文墨

           

  夕阳渐渐落入远方的山谷,霞光也从地平线渲染开来,将天边的云渲染的一片通红,仿佛为这一天卸下完美的帷幕。

  忆往昔,孔子的车马粼粼也曾印拓过九州大地,屈原的衣冠飘然也曾激昂起四海波澜。五千年的磅礴文明,孕育出了多少绝世骇文。乱世的哭泣,盛世的颂曲皆从他们的笔下倾泻而出。

  如杜甫,他的笔下所映照的,不是歌舞升平的繁华长安,也不是强诉新愁的微痛,而是战乱时平民百姓求生的渴望。那是“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的盘剥之苦,是“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的泣血之问。正因他时刻关心着底层人民的命运他的诗才能成为那个纷乱时代的明镜。杜甫的一生是跌沛流离的,但他那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致死也是赤诚的,是发自肺腑的,因为他的诗能让后人感受到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底层百姓的困苦生活,他的诗是写实的,没有滤镜的,是让人阅读后就能给人一种直达心灵的震撼。

  如果说,一整个盛唐的飘逸都浸泡在李白的酒缸里,那么整个盛唐的沉郁苦难,都在杜甫的脚下,他或许没有李白那样飘逸洒脱,更多的是心中的忧郁。但他却是整个唐诗中最闪亮的一颗明星,他满怀苍凉,却以殷殷寸心悲悯世人,他跌沛流离,却用一腔热忱怀抱众人。他永远闪烁着璀璨的光,无论怎样的黑暗都无法将他遮蔽。

  时光荏苒,悠悠文墨,诗词如一条历史长河,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智慧与情感。同时它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而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在不断的想办法去传承这份文墨,如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它吸引了一大批青年去关注传统诗词。从诗词中 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脉络,更可以感受到人类智慧和情感的无穷魅力。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应当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悠悠文墨继续流淌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
    温润如玉KK阅读 4,529评论 0 1
  • 苏轼篇 11.乐观旷达苏东坡/王皓生 读了《水调歌头》我看到一个禁受离别之苦,仍能够愈加坚忍、豁达乐观的...
    燕勇来阅读 4,048评论 0 4
  • 诗词文章,想必各位一定都有所接触。诗词源于先秦,诗盛于唐,词兴于宋。可谁又能想到这些诗文正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是...
    扶摇直上揽明月阅读 4,062评论 10 30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笔下的名句,字面上理解博览群书,把书读透,写起诗来就会得心应手,如有神助。 现代人用...
    萤火张阅读 4,050评论 2 19
  • 我不想把许多美好的东西遗忘,所以想找一块安静的时间读诗,但我并不喜欢像学者一样分析,不再想像以往做鉴赏题一样写写套...
    Cache_wood阅读 2,28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