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于世,就有各种不得已,我们都在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努力活着,努力创造美好生活。可是,世事艰辛,并不是所有事情都会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唯有坚守初心,在目标的实现中让日子没有那么难过。
前段时间,寒门学子一篇《感谢贫穷》在网上引起热议,得到纷纷好评,传播了无限的正能量;昨天,在简书上看了一篇文章,写的是贫穷带来的负能量,作者称自己不想感谢贫穷,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自己。两篇文章都是关于贫穷的,也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鸣,对于文中所提到的事情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从小也是伴着贫穷长大的,深深理解那种艰辛。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虽然我们这个村子不像有些贫困地方那么“出名”,但是我们村的条件也是相当艰辛的。一直以来,我们的道路都是泥巴路,直到这两年才通了水泥路,却也只是主路,并没有到家门口。全村大部分人都是以务农为生,除了年轻人出去打工的,村里的就业大都依靠体力劳动,教育也非常落后,大部分孩子初中就辍学外出打工,十五六岁的年纪,就要开始面对社会的残酷,何尝不心酸。村里的大学生屈指可数,我是其中之一,上了一个不太好的二本院校,但在我们村来说就算是光耀门楣了,他们不知道现在的大学生多么泛滥,这两年每年都有七八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村里很多人的思维都停留在七八十年代,即使在交通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他们很多人可能一生都没有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信息的获取还是依靠赶场时的茶会和电视节目的报道。每个人每天都很忙,农活、家禽、猪牛等,即使挨家挨户,也少有时间一起唠嗑,有时候觉得这样辛苦并没有什么意义。新闻总是报道环卫工、建筑工人的辛酸,他们不知道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地方的农民更加辛苦。就拿现在来说,是收谷子的季节,七十多岁的老人每天五点多起床,不吃早饭就出去收割、顶着烈日背回沉甸甸的稻谷,根本不顾太阳有多大,只想着尽快把粮食收回家,一天下来,尾椎骨的皮都磨破了,腰也直不起来,因为劳累到头就睡,多么艰辛。在这里,这些都是常态,不论年龄、不论男女,只要还做得动,就会一直把活干下去,直至真的到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情况,才会不干农活。干农活不是他们的事业,却是老一辈人一直坚守的阵地,也是他们向世界展示的意志。在他们身上,有着真正的淳朴、勤劳、不怕吃苦的高贵品质,他们一生都在靠自己,不愿成为儿女的负担,他们可敬、可佩却也可叹。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不会觉得贫穷会创造多么可贵的经历,我只是想一直摆脱贫穷,摆脱贫穷带给我的自卑、敏感。于是我很努力的学习,还记得读初中时,每天除了学习都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那时也没有智能手机,现在想起来,那种日子可真单调乏味。因为离家太远就住在学校宿舍,但是每周一五点就要起床,坐摩托车去学校,下雨的话就更辛苦,要走两个小时的路去学校,带着满身的泥泞,那时的我居然有如此强的意志,可见贫困是多么令我害怕。虽然我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我也一点都不喜欢读书,但是在那个时候,唯有读书是一条比较轻松的路,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一条路,让我后半生的日子不必像我的祖辈父辈那样辛苦。初中也是我学习上的一个顶峰,那时心无旁骛,一心求学。到高中后,诱惑太多,成绩好的学生太多,不论怎么努力,成绩就是上不去,那段时间压力特别大,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特难过,可能真的是天赋不够。万幸的是,还是考上了一个二本院校,虽然还有非常多的人比我优秀,我也觉得满足,毕竟在我们村考上大学的人太少,那个假期真开心啊。那个时期真的很贫困,我初中高中的时候夏天都只有三套衣服轮流换,那三套衣服还要穿几年,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心酸又无奈。这段经历让我过分节俭,甚至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那是一种病态的节俭,每次买东西的时候,同类产品我都会买最便宜的那种,其实另一种可能只贵几毛钱而已,我都不会买。这段经历也让我变得非常敏感自卑,总会有一种别人看不起我的感觉,可能这只是我的错觉,也让我在与人的沟通交流中存在障碍。
可是,这世上也还有比我更艰辛的人,他们一辈子都在做体力活,赚着辛苦的血汗钱,坚守着自己的信仰,真诚待人、无愧于心。我弟弟初三还没念完,就辍学去打工了,在我们这里,这样的现象很常见。我一直为他年少出去打工而难过和遗憾,因为可能从此就要吃够生活的苦,我无力也无法改变,看着年轻的弟弟做着和父辈一样辛苦的工作,我于心不忍,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若不上班,父母就会更辛苦,而他也不可能一辈子不上班。遗憾他没有和我一样上大学,体验丰富的大学生活,也没有这样的经历,可能读过大学后也没有什么大用,但在我们这样的家庭,这就是一条看起来比较好的出路了吧。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也很遗憾没有把自己的人生过的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