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今天工作比较轻松,上班时间抽空重温了一下《少做一点不会死》这本书。
这本书第一次阅读的时间,应该是去年7月份左右。之后就一直放在读书APP里面。再次读来,却是另一种心得。
从这本书中,我又零零碎碎的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1、学会把东西归类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无数次的停留下来。
第一次是将电脑里面的各种文档、视频、图片进行分类,把原先密密麻麻的电脑桌面归类为不超过10个文件夹。
分类了之后,觉得电脑屏幕干净了很多,而且,自己内心的烦躁感,也随着被分类的文件消失了。为了防止自己找不到一些资料,我还特地请同事,让他请我找资料。
事实证明,这种行动反而加快了我的办事效率。
第二次是登陆了邮箱,将邮箱里面的垃圾消息全部删除。当我删完了那些垃圾信息之后,我发现自己的邮箱空了很多,然后我又进一步将不需要的邮件、已经回复、已经使用了的邮件,进行了删除。
这一次,心里没有半点的犹豫。
2、学会删减
第三次停下来,我整理了我的办公桌。
将书桌上的所有书按大小排列了一下,然后扔掉了办公桌上属于“前一任”的东西,把所有的零食,全部给了办公室的小伙伴。
之前还有用A4纸记笔记和记录会议的习惯,把那些纸张一张一张的拆开,看了看里面的内容。遗憾的是,我再三确认,却发现那些东西,都已经不是我所需要的了。
于是,全部扔进垃圾桶。
第四次停下来,在淘宝上花了几块钱买了一个软件,测试微信上哪些人把我删除了。还好的是,只有10来个人把我删除了。
于是,我把他们也删除了。(真心希望微信也能在对方删除我的时候,把他从我的好友列表里面删除了。)
3、学会拒绝
第五次停下来的时候,我在想,我是不是做了太多的事情了?是不是承诺了太多人一些事?
于是,我打开微信,打开几个联系人的对话框,告知对方以后我将不为他们供稿了。有的简单的回复了一个ok,有的问我是不是价格低了。
当我把这件事情解决好了之后,我突然觉得特别轻松:我终于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读书和学习上了。虽然拒绝了他们的约稿意味着我以后每个月会少一部分收入,可是我想起每天在读书之余还抽空给他们写稿的情形,我觉得一点都不后悔。
(说明:稿子是健身方面的专业稿件,是公司的一些加盟店、联盟店。虽说写得相对轻松,但是一来稿费较低,二来相同的活动写几篇稿件,创意也会消失。所以写得特别累……)
做完这些事,看完这本书,再看看自己的电脑桌面,感觉自己无事一身轻。
在这其中,可能会有一些取舍,但是我觉得,人生本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离别。而我们, 舍弃一些原先不需要的东西,或者少做一些事,并不影响我们的大的人生走向。
相反,我们可能会因为懂得取舍和放弃,反而把自己精力集中于某些事物,得到更好的结果。
少做一点,真的不会死。真正致“死”的,是我们总是贪多。比如舍不得丢掉去年春天买的那件只穿了一次的卫衣,舍不得丢掉七年前初恋送的那封情书,甚至是不断的花钱去购买课程。
最后,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现任越看越不顺眼,购买的未听的课程堆积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