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我原本只有两节课,花了一节课做导学案、课前预习,第二节课没有讲完,第三节课只好继续。
课堂秩序比较好,学生都跟着来了。每个环节结束,都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做得不好的重来,做得好的表扬、加分。
尽管课堂秩序算得上是井然,但我并不满意,现在把整堂课进行一次回顾:
课文内容是《海上日出》。
1,在导入部分介绍了作者。这里孩子们联想到了上学期学过的《繁星》。巧合的是那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也是作者在前往法国求途中所写的。
2,进行了课文的朗读训练:自由读,分小组展示读。在小组轮流读课文的过程中,听读的同学光听,没有目标,不知道认真看书,情绪松散。我在点评的过程中加入了听读情况的评价,有所好转。
3,字词学习。这次的导学案在“朗读交流”环节加入了注音,抄写词语,词语解释等内容,实用性较强。这项内容进行了一轮“练~晒~展”。
4,课文内容学习,即新知探究部分。
原导学案上的题目是:
一,默读课文,填写表格。大致内容是要求学生写出:“谁,什么时候,在哪里,做什么。”类似于概括课文内容。但,我想一篇写景类的文章,不应该是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的吧?于是我在小展环节中提高了难度,把课后习题第一题提出来:海上日出的景象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有难度,但我不做过高的期望,只希望他们能借助文中的语句进行大胆的尝试。这样读书才会更有质量。瀚远,嘉诚,德铭等几个同学做了大胆尝试。
第二题,原题是:作者写了什么时候的日出,分别对应哪些段落。
我加入另一个问题:作者写日出时抓住了太阳哪些变化来写的?
学生会知道,作者主要抓住了太阳颜色、光亮、位置的变化来写日出。
然后引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画记关键词句。
有意思的是在学生回答“海上日出有怎样的景象”这个问题时,瀚远同学生发感动:太阳不怕困难,即使被乌云遮挡住了,也要努力冲破重围;太阳的威力实在太强大了,它不仅冲破了乌云的重围,而且还给乌云镶上金边,最后还能把乌云染成红色、紫色。
听了瀚远的感想,我实在感到意外又高兴,我们的课堂太缺乏这样的生发感动了!
我不满意的正在这里,因为能产生共鸣的只有一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