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利用学习的间隙,凡是被一鸣老师提到的书,都去《微信读书》找来看了,有的是第一次看,有几本是再看。
余华的这本巜活着》,前年已在巜微信读书》看过一遍,这次再看,依然是一气看完。
这本书和巜白鹿原》一样,时间的跨度很大,几乎像一部近代发展史,从解放前写到大军南下,从土地改革写到人民公社,从大练钢铁写到文化*大*革*命,从集体所有制到包产到户,时代感很强,每个年龄段的人应该都能找到共鸣。
主人公福贵从纨绔少爷到不名一文的穷人,从被抓壮丁到九死一生后家人团聚,在艰难困苦中与至亲至爱的人演绎着一场又一场的生离死别。
福贵当少爷时的荒唐,妻子家珍的隐忍,社会的诟病,随着福贵的贫穷而尝遍了人情冷暖。
聪明乖巧的女儿凤霞因一场大病,变成了聋哑人,结发妻子家珍原是米行老板的千金,一直坚守这个家,对福贵不离不弃。只是苍天无眼,让她患上了软骨病。
儿子有庆聪明懂事,却在十三岁时,因为给县长难产的妻子无偿献血时,被黑心的医生将血抽干,当场毙命。
看到这章的时候,我痛得心如刀绞,泪如雨下,痛,说不出的心痛,这是什么世道,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为了救县长的女人,竟被黑心的医生活活将血抽干,死在献血的地方,他还是孩子啊!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啊!
人性怎么如此不堪!强权之下,穷人的命真如草芥!
灾难如影随形地伴随着这一家人,凤霞长大后,嫁给有情有义知冷知热的偏头二喜,本来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却不料生孩子大出血,又死于非命。
凤霞死后不到三个月,福贵的妻子家珍也撒手人寰,安心地去陪自己的两个孩子。她走得从容镇定,干干净净。
看到福贵背着家珍去看有庆的那一章,也是泪如雨下。做为母亲的家珍,心里的痛可想而知。
凤霞的儿子苦根,又聪明又淘气,是福贵和二喜的心头肉。二个人疼不够爱不够,可苦根四岁时,二喜被水泥板压死了,剩下一对老的走小的小相依为命。
明知道这是小说,却依然被代入其中,与主人翁一起同悲同痛。
本以为苦根会在福贵的疼爱下,好好活着,没想到日子苦啊,福贵的一锅豆子,生生撑死了从来没有吃过好东西的苦根,可怜的孩子还没尝到生活的甜滋味,就早早夭折……
至此,作者已将悲剧推到最高潮,让读者为人物的悲惨命运痛到极致。
看着福贵将他的亲人一个一个亲手埋在土里,历尽一番又一番的痛彻心肺,遭遇一波又一波的人生重创,艰难而努力的活着。我们的心一样跌宕起伏着、疼痛着。
最后,福贵与一头被他从屠夫手下救下的老牛相依相伴,活成了两个“老不死……”那种看淡生死的洒脱,也是对活着的最好诠释吧?
余华的文章朴实无华,却看得痛到骨子里,那份浓浓的血脉亲情,那份暖暖的相濡以沫,那种痛痛的生离死别……整本书看完,那种痛一直伴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