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剧《三十而已》频频上热搜,成为目前最火的一部现代都市剧,引发人们对家庭,女性成长,社会问题的议论和关注。女主角顾佳堪称所有女性心目中的完美太太,照顾得了家庭搞得了事业,凡事有勇有谋有理有据。可是在一件事上,她却拿不定主意,搞得自己心神不定,连她超可爱的儿子都觉得妈妈为此都不能好好睡觉。那就是她作为一个独生女实在放心不下自己的父亲独居。连半夜都会做噩梦梦到父亲心脏病犯了,却没能够到电话而紧张万分。
独居的父亲都成了顾佳的一块心病,她不得不三天两头的跑父亲家,给出父亲三个选择,安摄像头,找保姆或者搬去跟自己住。可是立马被父亲否定,安摄像头把自己当节目看不乐意。找保姆弄个阿姨在家孤男寡女住在一屋里不合适。不搬去女儿家的理由明智又令人感动。顾佳问他,我不是你亲闺女啊,为什么不去?他毫不犹豫的回答:“亲的才不去呢,远香近臭,咱俩这脾气,这个距离真合适。”好一个倔脾气的可爱老头,把顾佳急的求他,自己上有老下有小,也要踏踏实实的睡个觉啊。最后还是老人为自己拿了主意,进养老院。可是顾佳却一时转不过弯,养老院能有自己的家舒服吗?确实把老人放在身边,服侍供养父母,养老送终以尽孝道一直是中国家庭的传统模式,所以顾佳从来没有想到要把父亲送养老院。可是父亲的话却令人深思。“你们家再好也是你们家,我呢,不愿意寄人篱下,也不愿意半夜三更你替我担心”对于女婿劝他还是搬回一起住,他毫不犹豫的回答:“这不可能,我闺女有今天不容易,我没帮上忙也就算了,绝不能给她添乱了。”
而对于养老院的条件,老人觉得一日三餐两点吃现成的多好,自己在家做多了浪费,做少了不值当,最方便的就是在超市里买冷冻的,这儿起码吃的是现做的。而且医护人员随叫随到,还有各种娱乐活动,这些或许是老人选择养老院而不是独居在家最实际的考虑吧。
所以透过这个剧,提出了目前和将来一个每个人都要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中年人,我们的父母还有以后我们自己是不是要进养老院。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观念问题。首先,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家庭少子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削弱。其次,老年人发病率高、生活不能自理的比重高,老年病又多为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精神障碍等慢性病,老人的看病,护理,康复,照顾对子女家庭生活质量无疑是极大的影响。
关于观念的问题,有不少老人依旧存在着进养老院就是子女弃老人不顾,说出去丢脸的事,但是这个观念随着进养老院的普及已经在悄然的改变。在剧中顾佳的父亲就说到院里的不少老人都进来养老院,而且反响都不错,老人之间有共同话题,吃现成饭,娱乐活动还不少,可见受教育程度高的老人反而比较容易接受这个养老观念,而对于普通的老人来说,李阿姨便是一个例子。李阿姨今年62岁,她的母亲已经八十几了,患有慢性病,平时大都是她陪着老人看病护理,忙进忙出,而且老人生病久了,脾气也不好,时时唠叨抱怨,令她叫苦不堪。心里便打定主意,以后自己就进养老院,小辈们可以不像自己这么累了。
目前我也正好走访了位于市区田林和沪太路的向阳院长者公寓。虽然相比于郊县大的养老院,这儿的规模不大,平均也就一百多个床位。但是倒完全体现了精品化的服务,全新装修处处照顾到老人的便利,齐全的设施不但利于老人的日常起居,而且赋予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老人在这里不仅仅是便利舒适,还要让老人感到开心快乐。就像向阳院的名字,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我们的心要永远向着阳光。在这里,每个月都给老人安排生日派对,有各种表演,生日蛋糕,其乐融融。每天有各种兴趣学习班,手工制作班,书法班,太极拳班,手机学习班,唱歌班等等,这里有老教授,医生,国家级运动员,老干部,但在学习班中,大家似乎回到了孩童时拿着小板凳去向阳院学习的时光,时而挥毫,时而穿针引线,为获得小小的成果而笑容灿烂。为了让老人们生活更丰富,管理者们还时常联系社会志愿者,比如老人们特别喜欢的柏万青阿姨,也曾做客向阳院。附近老年大学的时装队,舞蹈队也为老人义务演出。
在向阳院的老人平均年龄86岁,有许多是独居老人,也有一对夫妻中一位有慢性病,另外一方无力照顾而双双住进养老院,还接受了一些需要特别护理的失智老人。这些年长老人多少都有些慢性病,向阳院不但为他们按时检测配药拿药,还在隔壁的申江医院开辟了特别优先通道,以便老人及时就医 ,真正缓解家属的后顾之忧。而且市区的位置,也让家属方便探望老人。
我想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像向阳院这类的长者公寓一定会是不少老人的一个切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