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看一本育儿书——《游戏力》,才刚看了第一章,对“游戏力”这个词有了模糊的理解。游戏力不仅是指孩子的游戏力,更是指父母的游戏力。父母如何与孩子进行游戏,进行什么样的游戏,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影响。
孩子在与父母游戏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产生快乐,更会在一些她能自主的游戏中,获得自信,获得一些安慰。
想起去年的双十一,我在网上买了一个儿童用的彩色橡皮筋毽子,收到货后我看着这小小的一个,也踢不起来,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女儿玩。后来我想起来小时候玩的丢沙包,可是女儿还太小了,扔到她前面的时候,她根本接不住。最后演变成了我用这个彩色的毽子砸她的脚,腿,背等身体部位,交换着一人砸一次,她也会学着我的样子把小毽子举起来砸我的相应部位。在这个过程中,我砸到她的时候,我会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说:“哎呀,我砸到你脚脚了、砸到你屁股了!”在小毽子落到她身上的瞬间,她也会发出咯咯的笑声,还会重复我说的话。有时她还会跑起来让我追她,有时她又会故意停下来等我,指定身体部位让我砸,一边让她熟悉自己的身体部位,一边陪她玩耍,这可比那墙上会发声的挂画有意思多了。
那段时间每日的“砸毽子”游戏是我们母女俩必玩的项目,那段时间我们真的是乐此不疲!那段时间也是我心目中的高光时刻!
或许我该去把那个毽子找出来,也或许我该在生活中寻找更多更多的“毽子”,创造出更多属于我们母女之间的游戏。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乐,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为人父母的我们也是在经历又一次的“长大”,重回孩子的时刻,用孩童的身份参与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一起在游戏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