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篇文章《罗振宇的骗局》出现在了我的朋友圈,我有些惊讶,这篇文章刷屏的一年之后还能保持这样的生命力。其实无论是大大小小对罗胖的批评,还是那些刷屏的“在知识付费上吃到的教训”,都并未真正告知我们“知识付费”的全部原罪所在。
在诸如“知识付费的骗局”刷屏之下,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在目前这个还不太成熟的市场,存在着那样一批以灌水捞快钱为目的的低质量课程,但是就长期成熟的市场而言,这类课程流失了用户信任,在用户背书越来越成为主流营销手段的红海市场里注定无法存活。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针对罗振宇这类的知识传递者,他们被抨为传播碎片化未经思考的知识、贩卖知识焦虑,是对于人的认知成长其实一点卵用都没有的瞎忽悠。
人们对罗胖的抱怨表面上这是一种“看不惯”,实际上,这更像是一种“找出气筒”式的情绪,一种对失败无法接受下的本能。为什么我付了钱却没有实现所谓的认知升级?为什么我付了钱却还是碌碌无为地拿着5k的月薪?
抱怨的知识付费者们怀着对自我的错误认知,以为学完知识便会恰如其分地积极去运用;他们同样怀着对知识的错误期待,以为听完看完便能实现所谓的认知升级,实际不是对知识的敬畏饥渴,反而是对知识的一种亵渎。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正确的对知识的定位:
1.罗胖传递的是碎片化而未经思考的知识,但实际上,自打他决定以“音频”这种高效的形式来传递知识时,就决定了这种知识接收时间必然不是全神贯注的,接收形式也不是系统全面的。如果在学习之处,就把这视作一种对碎片化时间的填充、对于本该玩手机的时间的替代,我们对于罗胖的失望或许会更小一些。
2.真正的知识是在思考中的系统化构建。听一本书和自己看一本书是不一样的,我完全认同这句话。但这不能作为罗胖被批评的一个理由,比如他的听书节目的定位,本身就不是为取代阅读而存在的。朋友说,他经常以听书栏目作为选书的一种方式,既能节约挑选的时间成本,又能比较全面地引导自己思考将要阅读的那本书。
总结下来其实也就一句话,系统化的知识向来是只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慢慢搭建出来,而非通过一些标榜速成的知识付费。在消费知识之余,如果能留出更多自我学习的空间,而非一味地用知识付费填充自己从早到晚的时间,我们或许会对“知识付费”有一些改观。